随后,南都记者在同一短视频平台,搜索“痛风”“淡斑”等医疗关键词,出现大量医疗类视频号对相关病症进行科普介绍。这些医疗视频号中,有三甲医院认证医生、地方电视台健康栏目账号,也有不少自称为医学博士、某老师讲堂、某医生的账号,发布内容主要为科普养生知识,点进页面中则未具体介绍是哪家医院的医生,但留下添加微信号的信息。
例如,一个名为“某老师讲堂”的短视频账号发布的视频中多出现一个白色唐装的老者,向网友科普各类养生知识,其账号简介称“联系老师”并留下一个微信号码。南都记者据上述微信账号添加发现,是一个有关体质养生的微信号,自称推荐调理养生方子。类似现象在多个短视频平台上均有出现。
转移到网络平台之后,“神医”的形象发生变化,部分通过科普类的短视频吸粉后,引流至微信带货。那么,神医广告是如何制作的呢?转战短视频等网络平台后,它们具有哪些特点?南都记者就此进行了多方调查。
包装套路
2000块包请普通演员演医生,神医请“大腕”演
“2000块包请普通演员扮演医生,有腕儿点的三五万也能搞定。”3月12日,成都某视频制作公司的负责人张先生向南都记者表示。
为了摸清炮制网络“神医”的流程,南都记者联系了北京、广州、成都等地多家短视频营销和广告公司,获得热切回应,他们均称此前接过类似订单。
南都记者发现,这类公司以小微企业为主,有的以短视频制作“招揽业务”,有的是专业的广告公司。位于北京的一家短视频营销公司发来的服务详情表格中,涉及到的服务包括账号建立、短视频制作、后期运营、媒体拓展。在短视频制作一栏中,服务内容包括撰写脚本、现场拍摄、后期剪辑,后期运营有短视频发布、粉丝运营等内容。
沟通过程中,营销人员反复询问南都记者打算提升药品的知名度还是提高销量,称二者“宣传重点”不一样。
“想要迅速打开品牌知名度,我们推荐首先还是要去大的电视台先做电视广告投放,再走网络渠道营销。”北京某联合文化传媒公司负责人李女士称,“拍摄‘节目’一般时长30分钟,请主持人和嘉宾费用在5万到6万,后期制作另外计算。嘉宾又分普通嘉宾、重量嘉宾。”李女士表示,这类地方电视台健康栏目在短视频平台大多都有账号,定期会同步内容。
张先生向南都记者表示,拍摄地点根据需求可以安排在影棚或演播厅。其称,如果拍摄几十秒的演员展示药品广告视频,“在影棚置景就行,简单粗糙一点。当然演播厅拍出来的广告画面质感更好,费用也高一些。”
“能否邀请资深演员扮演老中医介绍药品功效?”对此,张先生表示,“普通的群演可能需要导演指点下,‘大腕儿’一点的基本上他自己就知道怎么说。”张先生说,宣传脚本制作公司可以负责,“请来的演员基本让说什么就说什么”。
炮制网络“神医”广告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正是医药广告中“神医”的扮演者。“市面广告上的医生都是演员扮演的。我们手头有这类群演资源,拍医药类宣传广告。厂商基本上不会去找真正的医生。比如你要老中医的形象,身体硬朗些、60岁以上的演员就可以。年纪越大的越贵,影像上还要靠后期化妆。”张先生透露。
南都记者了解到,与“神医宇宙”成员张文荣类似的有一定知名度的医药广告演员,基本上都有经纪人。“这类神医演员有一个圈子,互相都认识。稍微有腕儿的都有助理、经纪人,负责帮他们接广告、接活动。有名气一点收费还分出场费和代言费。”张先生算了一笔账,“如果是请群演拍产品介绍,加上后期制作总成本不到3万。如果是一般地方电视台健康养生节目,我们之前遇到过出场费高一些的在5万到8万之间,节目制作总成本在15万元左右”。
张先生进一步介绍,如果拍摄短视频,“60岁以上演员拿着产品,不说台词只做动作,价格区间在2000元到3000元。”北京某联合文化传媒公司的员工李女士则称,有些1000元也能“搞掂”。
“2000元价位的需要导演现场指导。3000元往上的演员,会有一定的基础。他拿到药品后知道怎么坐在那儿,怎么样去演那个动作。”张先生补充道。
南都记者注意到,2016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曾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养生类节目和医药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通知规定,医疗养生类节目只能由电台电视台策划制作,不得由社会公司制作;严格医疗养生类节目备案管理,未经备案的医疗养生类节目一律不得播出。
就此规定,南都记者询问上述短视频公司,张先生称确实需要有药品批号,并称网络监管比电视节目相对“宽松”。李女士表示,上一般地方台健康栏目比上大的电视台“相对容易”。其表示,实际操作中,也可以根据要求来调整、规避。
前述李女士告诉南都记者,即便是电视渠道,如今也不会直接出现药品,“人家不会直接给你代言,这类节目里一般先讲某类症状、现象,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暗示、引导什么东西有治疗效果,比如节目播出时下方放产品二维码。现在更警惕了,也没那么明显。”
推广伎俩
打造“医生网红”吸粉引流至微信带货
炮制网络“神医”广告产业链上的另一环,是“神医”广告的发布者。
南都记者询问的5家短视频营销和广告公司,都称业务范围包括“推广”。
对于如何在短视频平台进行推广运营,一家位于北京的短视频营销公司和一家位于湖南的广告传媒公司均表示,主要由广告公司在主流短视频平台运营医学知识科普账号,或投放信息流广告。
据他们介绍,所谓信息流广告,就是将广告展示给一些定向的人群。“我们知道他们(用户)的年龄层次、性别、经常查阅什么疾病等等。比如一些有体癣的人,把对应的广告推给他们,如果需要,他们就直接购买了。”但有两家公司也表示,目前药品类的广告在主流短视频平台不好推广,“要根据具体情况想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