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播音艺术家方明于11月29日因病去世,享年80岁

“用声音记录时代的人”走了 他曾5次登上天安门城楼转播

2021-11-30 00:00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南都
  逝者

  方明说,他忽然意识到,原来这就是历史。“我和所有中央台的同事们一样,我们都是历史声音的记录者。”

  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转播的任务再次落到了方明身上。据报道,有的时候他们跟着受阅部队演习,一直要熬夜到凌晨1点多。“男孩子谁没有过军人的梦呢?转播阅兵和转播游行有很大的区别,军人那种阳刚之气、那种钢铁般的力量要渗透到你的每一个字句中。”方明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位听众,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你们好。今天是10月1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纪念日,祝各位节日快乐。”在两个多小时的转播中,方明播送了一万多字,一字不错,成功地将阅兵盛况播送给全中国,也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焕发出的蓬勃朝气传达给全世界。

1999年国庆

作为嘉宾来到天安门城楼观礼台

  

  1999年国庆,方明作为嘉宾再次来到天安门城楼的观礼台。没有了播音任务,这是他最轻松的一次。

  据《人民画报》报道,2006年,方明因罹患胃癌,接受了胃切除手术。在治疗期间,他向医生、护士朗诵了《对衰老的回答》,表露出自己绝不轻言放弃的强大内心。在手术后不到一个月,他便又投入工作,不到3个月就重返舞台。

  据介绍,方明参加播音的许多节目曾获亚广联文化基金会奖、全国首届录像片大赛一等奖、全国第三届电视文艺“星光杯”一等奖、1992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首届播音主持作品政府一等奖等各种奖项。

  据《中国艺术报》2011年报道,有人说,“方明是用声音记录时代的人”。方明对此回应称:“这句话说得有些过头了。我始终认为这不是个人所能做到的,是经过很多人的不懈努力才得以实现的。”

  方明介绍,无论事件大小,每次播报之前,自己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背文章、查资料,脚踏实地、仔细谨慎地做好播报。

  “新闻工作本身就是真实,而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分子,就更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那就是实事求是。”方明说。

  整合央广网 《人民画报》 北京日报客户端 中国广播网 《中国艺术报》等

  图片来源:央广网

12

48小时排行

  • 站内
  • 见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