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肯尼亚总统鲁托将于4月22日至26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鲁托总统访华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肯中友谊历史悠久,各层级交往密切,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两国合作前景广阔。期待通过此访继续深化两国关系,开展更多互利共赢合作。
“肯中往来可追溯至600多年前。”鲁托告诉记者,当时第一批中国人已到达肯尼亚拉穆地区。他说,肯中建交60多年来,两国政府、议会、政党、民间等各层级交往密切。2017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此过程中,肯中携手共进、相互成就,特别是在发展合作方面实施了许多项目。”鲁托表示,“此访期间,我将有机会与习近平主席就两国政府与人民共同关心的事项进行交流。肯中合作不断拓展,两国人民将从中受益”。
“肯尼亚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我们合作建设了从蒙巴萨到内罗毕并延伸至奈瓦沙的全长约600公里的标准轨铁路,还有拉穆港、蒙巴萨油码头、内罗毕快速路等,这彰显了肯中之间的牢固关系。”鲁托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助力肯尼亚完善港口、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促进了肯尼亚与乌干达、卢旺达、刚果(金)等非洲内陆国家的互联互通。
鲁托期待肯尼亚继续与中方合作,将标准轨铁路进行延伸,促进肯尼亚与其他非洲国家乃至世界更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他表示,希望更多中国企业来肯投资,探索扩大基础设施合作的可能性,进一步挖掘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潜力。
鲁托表示,肯方可以借助中方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大力发展制造业。“中国在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电池等相关技术领域表现出色。”他说,肯尼亚可再生能源丰富,力争到2030年实现100%清洁能源发电,中国绿色能源技术先进,双方绿色合作潜力大。他期待肯方与中国电动车企等新能源领域企业建立合作,提高肯尼亚本土制造能力,取得更多绿色合作成果。
鲁托高度评价中国式现代化成就。他认为,中国已经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于仍面临严重贫困挑战的非洲大陆来说,中国式现代化经验非常值得研究。他特别强调,肯尼亚在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经济特区建设中,形成了自身发展路径和模式,这是通过理解和学习借鉴包括中国发展道路在内的不同经验形成的。
鲁托此次访华是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首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对华进行国事访问。鲁托说,中非合作论坛是非洲和中国协调立场和行动的重要平台,双方加强在地区和国际问题上的密切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使联合国及其各机构、国际金融体系充分反映全球南方国家的诉求。
“肯中、非中合作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南合作的潜力不断增大,动力不断增强。”鲁托说,肯方正在评估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在多极化世界中,肯尼亚致力于寻求尽可能多的合作伙伴,探索多边合作的可能性,既为肯尼亚产品出口创造机会,也推动技术领域合作,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