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如何爱国?38名广州女新兵用行动告诉我们!

2024-03-26 21:05作者:卢若情来源:奥一新闻编辑:南都号

3月25日起,38名广州2024年春季入伍女兵奔赴全国各地军营,正式开启她们的军旅生涯。她们都是00后的新生代,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

可能不少人会对00后有一些误解,认为成长于和平幸福年代的她们并不懂得怎么爱国。然而,以这群准新兵为代表的00后,用自身的选择告诉我们:00后同样很爱国!她们中有志愿报名到西藏成为迎风战雪的高原战士的、有4次报名应征仍不言弃终圆戎装梦的,有期待有朝一日能够驾驶飞机保卫祖国领空的……她们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爱国方式。”

3月25日,记者来到广州市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对正在参加役前教育的2024年春季女新兵进行探营。集训队的教官张咏琦告诉记者,5天的封闭式集训,主要是进行军姿队列、内务整理等训练,让“准新兵们”提前适应军营生活。刚开始的几个晚上,有些预定新兵还会因为想家而躲在被窝里偷偷哭泣,经过几天的辛苦集训后,她们迅速成长,已经初步具备一名军人的样子和精气神。

4032x3024_6602cad80686a.jpg


郑秋霞:我想当迎风战雪守高原的女战士

年轻的脸庞稚气未脱,但是目光却十分坚定,说话字字铿锵有力,是郑秋霞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这位2002年出生,年仅21岁的年轻姑娘,结束5天的集训后,将奔赴西藏的军营,成为一名光荣的高原条件兵。

郑秋霞是广州南方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身边有不少退役返校复学的学长学姐和同学,经常给她讲起军营的故事。同样的年纪,不一样的青春,让她羡慕不已。

2020年,年仅18岁的陈祥榕在边防斗争中,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他入伍时写下的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感动了无数的中国人,更是激起了无数年轻人的爱国赤子心。

郑秋霞的一位退役复学的同学,与陈祥榕曾是一个连的战友,共同驻守在中印边境的防线上。“当我听到我的同学当时连给父母的遗书都写好了,我感动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我觉得这种精神、这种境界正是我向往的!”

自此,郑秋霞开始有意识的锻炼自己,每天坚持跑步三公里,为报名参军做好准备。今年2月,热爱旅游摄影的她去了一趟西藏,那里雄伟的高峰、淳朴的人民、独特的文化吸引了她,而途经那曲市时看到的一则征兵标语——“爱他就要为他守护一方安全的土地”则击中了她的心灵。“我想当一名迎风战雪守高原的女战士!”当时,郑秋霞就暗暗下定了这个决心。今年1月份她再次报名应征,并志愿成为西藏的高原条件兵。

五天的集训,很累很辛苦,但是郑秋霞说,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我坚信一句话,我能行,我最棒,我想事事都做到第一!”

图片

黄子瑜: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

一头干练短发下,是黄子瑜集训后流着汗的朝气脸庞。2005年出生,今年18岁的黄子瑜,自小就在广州南沙长大,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大一的学生。她自豪地说,剪短发是一名女孩子变成一名女兵所踏出的勇敢的第一步。

谈起当初报名的初衷,她回忆说,高三的时候,班里统一订阅了《人民日报》,“我在上面看了这句话——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很是触动我,我当时就决定要为自己寻找一段吃苦的经历 。”

黄子瑜的父母以及外公都是共产党员,平时都在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孩子。黄子瑜刚上大学的时候,还有些迷茫不知道要做什么。“后来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期间我读了很多文章,其中不乏关于女兵的故事,于是我决定去参加征兵,作为自己‘吃苦’的历练。”

现如今虽然是和平年代,但仍有战争的炮火声不时地在地球的其它角落响起。“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我都感觉到我们祖国的强大是人民幸福多么重要的保障。”黄子瑜对记者表示,“我认为爱国精神已经渗透进了新一代的血液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爱国方式。”她表示,也许在战争年代为祖国奋战是爱国,在和平年代,年轻人喜欢穿汉服,自发去宣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我相信在关键的时刻,大家都能够挺身而出的,不然今天也不会那么多的年轻人踊跃报名参军。”

在集训队中,她与其他37名预定新兵们同吃同住,虽然辛苦却又很快乐。黄子瑜说,在这里结识了一群非常值得信任与依靠的好朋友,是她所收获的最宝贵的财富。即使第二天大家就要各自奔赴军营,心情不舍,但是更多的是对彼此的祝福与期待。

1280x1707_6602cada55acd.jpg

梁瑞恩:从被守护者转变成守护者

出生于2002年的梁瑞恩,今年21岁,身高1.68米,是个阳光开朗的女孩子。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的她,在大二的时候就加入了学校的军训教官团,每天早上坚持出操,晚上自愿增加训练,暑假参加集训,为此各项体能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这也为她首次报名应征就得以通过打下了良好的底子。

“我们高中图书馆有面墙上写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每次经过图书馆的时候,我都特别有学习的动力,想着以后为国家作贡献。我们现在去服兵役,也是为了国防事业作贡献。”梁瑞恩说,为了保卫国家的和平与安宁,很多人都在默默无闻的坚守着,而自己即将去参军当兵,从一个被守护的对象,转变成守护者,令她倍感骄傲与自豪。

4032x3024_6602caddde882.jpg

吴少娟:4次应征报名不放弃终圆戎装梦

据了解,广州市2024年春季女兵征集网上报名数近2000人,然而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进入新兵集训营的只有38人,可见祖国挑选人才多么的严格。

来自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吴少娟,四次报名应征才终于如愿成为一名准新兵。大二下学期,她第一次报名应征,因为视力不达标未能通过,于是家人带她去做了视力矫正手术。然而大三期间两次报名,还是因为视力问题没通过。幸运的是,随着视力的逐渐恢复,今年她终于应征成功,成为一名准新兵。

为何执着于成为一名军人?吴少娟的家族中不少亲戚都是军人,成为一名军人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她的理想。她觉得爱国主义是代代传承的,并不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淘汰掉。“我们从小就会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给烈士陵园扫墓,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长大后看到战士们抗洪救灾的新闻,也会心存敬畏。”

即将奔赴军营成为一名空军战士的吴少娟表示,非常期待有朝一日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驾驶着飞机保卫祖国的神圣领空。

李千一:我爱国的方式就是参军入伍

今年18岁,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李千一,是个特别热爱运动的女孩子。平时喜欢跑步、打羽毛球,还会经常跑到健身房举一下铁锻炼臂力。

李千一的爸爸是一名交警,单位里有不少退役军人,他们顶天立地、奋勇向前的军人形象让她心生向往。“我觉得我们年轻一代是开在温室里的花朵,但是我却想当一朵悬崖上的玫瑰。”

参军报国,青春无悔。上到大学后,宿舍里刚巧就有两位退役复学的同学,“她们跟我说参军的两年非常的充实,如果不去的话真的会后悔的。”于是,李千一也选择了报名参军。她的这一举动得到了家人们的一致支持,为此李千一的姥姥还会经常搜罗一些参军的注意事项、视频等分享给外孙女。

“爱国主义永远不会是个陈旧的概念,我爱国的方式是参军入伍,学习保家卫国的技能,将来有需要的话可以保护我们的祖国人民不受伤害。”李千一说,身边的00后,尤其是05后,都很爱国,“我们学校有国旗护卫队,每次同学们都很踊跃报名,这也是爱国的表现。”

短短的几天集训,李千一不仅学会了整理内务、军姿队列,更懂得了军人要有时间观念、团结意识。“我是独生子女,以前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来到集训营之后,学会了团结队友,像看到队友腰带没系好、卫生没搞完,我都会主动帮忙,大家都很团结,短短几天,我们就已经心连心了。”

图片

钟玲:入伍为磨炼出钢铁般的意志

皮肤白净、气质文静的18岁姑娘钟玲,却有着一颗强大的内心。上了广东药科大学之后,她加入定向越野队,经常跑5公里、8公里的越野活动,还参加过各种高强度的训练。

参加新兵集训营的时候,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她,能将体重一百斤的队友公主抱三分钟以上。“参加集训队训练,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潜能可以激发出来。入伍的一个原因是,我想要自强,磨炼出钢铁般的身体以及意志。”

当时还是中学生的钟玲,第一次听到18岁的战士陈祥榕为国牺牲的事迹时,感动得流下了泪水。而她的爷爷在空军部队当了20多年兵,也让她萌发了参军的想法。“在初中的时候,我就加入了共青团,参加了不少志愿活动,服务社会。刚上大学我就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如今我即将成为一名战士,希望将来能够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她认为,爱国主义是一个每个中国人最基本的价值观,年轻人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也是为祖国作贡献。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卢若情

通讯员:雷蕾、陈美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