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两年实现“十四五”规划地区生产总值1250亿元目标,投资、产出、消费等多项指标“一路狂飙”,坪山在深圳各区中跑出一骑绝尘的“加速度”。
成绩可圈可点,这得益于坪山抓住了深圳产业转移和升级机遇,向“实”深耕、向“新”布局,瞄准“智能车、创新药、中国芯”三大主导产业,以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不过
坪山的高增长是否能持续?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区域竞争中
如何持续扩大规模,激发创新活力?
实现从高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突破?
我们可以从坪山
近期的一系列动作中一窥究竟
新势力领跑
创下多项第一
过去一年,是坪山向“新”突破,收获满满的一年,多项数据创下全市第一。
2023年,GDP规模达1329.89亿元,增长18.0%,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市各行政区(新区)第一。“十四五”以来,坪山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快速增长,提前两年实现“十四五”规划地区生产总值1250亿元目标。
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32.87亿元,增长20.9%。其中工业投资281.54亿元、增长77.7%。高投资带来高产出,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08.85亿元,增长27%,增速位居全市各行政区(新区)第一。这样的高增长,让处于高位过坎的几个工业大区羡慕不已。
在消费方面,坪山同样令人眼红。2023年,坪山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3%,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市各行政区(新区)第一。令无数城市头疼的内需不振、消费乏力,似乎与坪山绝缘。
在创新方面,坪山也不甘人后。虽然总量上与南山、宝安、龙岗等科技强区相距甚远,但增速喜人。2023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583件,同比增长77.2%,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这一系列成绩,离不开坪山“新势力”的贡献。在广东新春第一会上,来自坪山的企业家王传福代表企业界首个发言。
据其介绍,比亚迪去年销售新能源汽车突破300万台,同比增长超60%,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另据比亚迪2023年度业绩预告显示,比亚迪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0亿-310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74.46%-86.49%。
新能源车畅销全球,销量突破300万台,利润剧增,也让王传福有底气说,新能源汽车在生产、消费和出口等各方面都扮演着“挑大梁”角色。新能源车对坪山经济的拉动作用无需多言,坪山对新能源车发展的支持也不遗余力。去年,坪山推出3轮购车补贴,10万元以下的每台补贴5000元,10万元(含)以上-20万元(不含)以下的,补贴10000元/台。这一补贴力度为全市最大。
与“智能车”同为坪山主导产业的“创新药、中国芯”,也是坪山工业发展的脊梁。
数据显示,这三大主导产业产值由2020年的一千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四千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20年的五成提升至2023年的八成,是带动坪山工业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扬长补短
坪山如何提档再跨越
在广东新春第一会上,王传福说,“去年全国每4台新能源汽车就有一台是“广东造”,未来这一比例还将继续提升。”这彰显了其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同时,他也心存忧虑,“新能源汽车发展只会越跑越快,不会给我们停下来、慢下来、喘口气的机会。”
机遇与挑战并存,这也是坪山的现实写照。“智能车、创新药、中国芯”,坪山的三大主导产业,无一不是国外发达国家的优势产业,以及不容他人染指的“蛋糕”。
总体来说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中
全球竞争力不足
科技创新难以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是坪山面临的
巨大挑战
投资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城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2023年,坪山首次入围《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2023)》榜单,排名第87位。这一排名比位于深圳东部的龙岗区低77位,比惠州市惠城区低24位。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经济从高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需要培养世界一流的企业。
从辖区落户的企业来看,坪山区规上工业企业仅809家,约占全市总量的5.5%;坪山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约占全市总量的3.3%。
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
从人才吸引力来看,坪山区高层次人才仅1030人,约占全市的4%。而作为深圳人才强区的南山区,高层次人才超过11000名,由此可见差距巨大。
对此,坪山主政者对此也有清醒认识。在日前召开的坪山新春第一会——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区委书记杨军强调要“再提档再跨越”,努力将坪山建设成为深圳打造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强劲支撑。要扬长补短、固本兴新,系统施策,做好“十四五”规划实施工作,以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加快建设创新坪山、打造未来之城。
图源:IC photo
抓住“牛鼻子”
发展新质生产力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2024年是坪山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一年。杨军强调,要抓住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牛鼻子”,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各领域高质量发展,奋力推动坪山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展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
杨军表示,全区上下要明确方向、锚定重点,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以产业之进赢得发展之势,持续巩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要做大做强做优“6+3”产业集群,在精细化、集群化上下更大功夫,锚定优势产业和潜力产业细分领域精耕细作、精准发力,推动优势产业上下游企业集聚协同发展,持续做大新的经济增长“蓄水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中,“6+3”产业集群,即全力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终端6个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培育细胞与基因、低空经济与空天、文化体育旅游3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
通过这一系列部署,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推动产业和科技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建设具有坪山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到2025年,初步建成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新高地。到2030年,形成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
采写:奥一网·基层治理日报记者 蒋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