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覆盖面广,现阶段相关产业主要集中在餐饮、护理、保健等基础养老服务方面。在近日举行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下称《意见》)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表示,老年人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正变得旺盛和迫切,针对产业短板弱项,《意见》结合供给端的发展基础,依据老龄群体和备老人群的需求特征,谋划了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康复辅助器具,抗衰老等潜力产业。

新华社照片,深圳(广东),2023年9月15日 首届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开幕 9月15日,观众在深圳智慧养老展上了解智慧长者助餐系统。 当日,首届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简称“深圳智慧养老展”)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开幕,来自全球约200家企业展出超过1000种智慧养老产品和技术。展览将持续至17日。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加大优质老年用品供给 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
近年来,我国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不断涌现,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日趋丰富,智慧健康养老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刘明指出,最近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成为各方关注焦点,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康养产品的加速融合,将对传统养老模式带来巨大改进。对此,《意见》明确提出谋划一批前瞻性、战略性科技攻关项目,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
此外,《意见》还提出要强化老年用品创新。加强服装面料、款式结构、辅助装置等适老化研发设计,开发功能性老年服饰、鞋帽产品。鼓励研发适合老年人咀嚼吞咽和营养要求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配方食品。实施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重点开发应用适老化日用产品和老年休闲陪护产品。完善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适时进行评估并动态调整。引导车辆生产企业研发符合国家技术标准、适应老年人无障碍出行需求的车型。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介绍,据统计,2023年居家适老产品的销售同比均增长两倍。在大力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方面,《意见》指出要推动助听器、矫形器、拐杖、假肢等传统功能代偿类康复辅助器具升级,发展智能轮椅、移位机、康复护理床等生活照护产品。扩大认知障碍评估训练、失禁康复训练、用药和护理提醒、睡眠障碍干预等设备产品供给。
大力发展抗衰老产业 开发老年病筛查产品服务
记者留意到,新兴产业也被列入重点潜力产业之中。
例如,发展抗衰老产业。《意见》指出,要深化皮肤衰老机理、人体老化模型、人体毛发健康等研究,加强基因技术、再生医学、激光射频等在抗衰老领域的研发应用。推动基因检测、分子诊断等生物技术与延缓老年病深度融合,开发老年病早期筛查产品和服务。推进化妆品原料研发、配方和生产工艺设计开发。
中国医药健康发展促进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申勇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抗衰老市场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大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根据Euromonitor统计,2016年至2021年,全球抗衰老市场规模从1500亿美元增长至2236亿美元,增长了736亿美元,增长率达49%。
与此同时,国内用户对于抗衰老需求相比之下则更为强烈,同时间段内,中国抗衰市场规模增长了50.3亿美元,增速高达86%。
在抗衰老赛道持续火热的同时,产品的有效性、科学性也成为重点关注的方向。据业内人士表示,“不同于以往主要以产品营销为主,随着用户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抗衰老产品的有效性是否具有充足的科学论据支撑,已成为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来源。”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林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