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光明后,我去了虹桥公园、1958文化创意园、光明农场大观园等地方,亲身体验了这里的风景、美食、风土人情,如今的光明山清水秀、基础设施越来越好,所到之处都能乐在其中。”元旦特地从惠州前来光明旅游的张先生感慨道。
据悉,光明区光明街道2023年全年接待游客首次突破200万人次,占全区总接待量的46%。
为进一步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光明街道不断挖掘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加快打造迳口市级历史文化特色街区、虹桥公园生态文旅长廊,推进河心路“光明印象”特色文化街区、白花文旅科创建设;在发挥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的同时,做足山水、生态、特产文章,培育壮大文旅产业;在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旅游便捷化、食宿舒适化、保障无缝化……走出一条以文旅融合促进光明街道高质量发展之路,喜迎八方来客。
以文彰旅,擦亮光明文旅名片。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迳口社区,有古代深圳西部通往东莞的古驿道,是深圳十大广府古村落之一,也是光明小镇四大自然村落中自然条件最优越、历史最悠久的;白花社区原称白花洞村,是东江纵队抗日战争革命老区之一,至今已有着300多年的历史,这里有白墙黑瓦的客家居民、风格独特的碉楼,十分抢眼。未来,光明街道将深挖文化基因,制定光明特色文化符号和文旅开发占率,打造光明独特文化美学系统,增强特色文化与城市空间融合度,持续擦亮光明文旅名片。
以景兴旅,打造光明地标特色。近年来,光明街道结合本地生态资源优势,高标准建设了多个生态旅游景区,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的到来。虹桥公园作为光明街道地标之一,每逢节假日都游人如织,成为光明街道吸引人气的“王牌”,人们在虹桥上既可以与山林亲密接触,观赏沿途美景,又可以走下桥,进入到公园的创意公园、都市休闲、生态科研区域,探索其中的趣味。与虹桥公园停车场直线距离仅100多米的1958文化创意园,引入了南粤美食园、阳光树下等优质企业,文化休闲区域有书吧、1958光明农场记忆馆、露营基地等,周末固定举办集市,周到服务虹桥公园游客。
以旅惠民,推动做优服务保障。光明街道悉心规划引导和精心培育,凤玦臻院、耕读别院、筷箸文化体验馆等一批符合文化街区调性的文创项目开始集聚,名宿、茶室、书吧、心理疗愈、美食、摄影等多元业态相辅相成。这些元素在打造文创特色的同时,成为吸引留住人流的“宝藏”,不仅为光明街道盘活了资源、带来了收入,还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就业机会。
此外,光明街道还把旅游保障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制定并实时更新旅游保障工作方案,发动街道相关部门、义工、志愿者、景点管理单位等人员,全力做好旅游服务保障工作,让游客玩得好、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