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模式观察:传统出行服务企业借势实现产业迭代

2023-08-19 12:24作者:卢若情来源:奥一新闻编辑:周晓媛
不少传统出行服务企业抢先抓住机遇,利用聚合平台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重新焕发活力与生机。

近年来,使用聚合平台打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出行方式。数据显示,55%的乘客已经形成了优先使用聚合平台打车的习惯。目前,我国的交通出行行业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不少传统出行服务企业抢先抓住机遇,利用聚合平台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重新焕发活力与生机。

在促进就业和区域经济同时,部分聚合出行生态内的传统服务企业成功借力,实现产业迭代。“在2022年喜行平台业务年度增长超100%。”8月18日,在广州召开的“推动数实融合 促进区域经济”聚合生态区域发展座谈会上,喜行约车创始人夏垚分享了公司通过转型实现业务增长的案例。

现场参会的专家学者、各界委员代表以及企业代表普遍认为,聚合模式打破了网约车市场垄断,助力传统出行服务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交通行业实现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

图片

逆势黑马:连续3年复合增速超100%

喜行约车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深圳,是一家脱胎于康佳集团新能源业务板块的传统交通运输企业。最初切入新能源车运营领域正是源于自持重资产,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自有新能源资产超过了2000台,平均出租率超过了95%。

然而,2019年年末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喜行约车的经营陷入困境。据夏垚回忆,当时公司的日均客单量几乎接近于零,面对经营困境,公司决定对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由重转轻的迭代。

“高德地图的聚合模式兴起给了我们很好的方向,2021年我们聚合到高德平台以来,喜行约车首创全职司机模式,为平台提供了高质量的稳定运力,公司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夏垚表示,得益于高德的聚合模式,喜行约车完成了一次由重到轻的产业迭代,成为互联网出行平台中客单量较高的网约车平台之一,3年单量的复合增速超过100%,司机的平均收入高于行业水平15%。

并非个例:拓宽网约车平台公司发展空间

喜行约车的成功蜕变,只是传统出行服务企业借助于聚合模式成长起来的聚合生态的一个缩影。

如深圳的中交出行,前身是城对城的交通,城际之间的客运生存空间特别小,转型为网约车出行服务企业后,与高德打车合作,业务遍布全国十几个省份,去年8月份订单量涨了240%,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入选深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武汉的风韵出行,在接入高德打车后2年订单增长5倍,拥有12万名司机,获得了湖北省专精特新企业称号;山东的及时出行,与高德打车合作三年多,带动汽车产业链近50亿产值。

然而,在聚合模式兴起之前,网约车市场经营经历过多年的乘客、司机的补贴战,仅有几个背靠大资本支持的平台存活下来,传统交通运输企业很难再进入这个行业,导致了行业生态的不良发展的趋势以及经营环境的艰难。

“如果没有聚合平台的出现,90%以上的网约车平台公司没有生存的可能性。”广东省汽车租赁行业协会秘书长董树生认为,聚合平台打破了网约车平台的流量垄断,让全国三百多家像喜行约车、风韵出行这样的网约车平台公司有了生存的可能,并能够快速成长起来。

图片

广东省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刘伟

广东省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刘伟认为,聚合平台的发展对于传统出行服务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以高德打车为代表的聚合平台,有着强大的规模优势和数据优势,开放的产业生态环境,为传统出行服务企业在技术、模式上释放出创新红利。

摆脱价格战:让竞争从补贴战转向服务竞争

2017年,区别于网约车平台自营模式的聚合平台开始兴起,并逐渐打破了网约车市场高度集中的局面,形成“一超多强全聚合”的新格局。2022年下半年,聚合平台已经占了网约车市场的24%左右,而且每个月都在稳步上升。《中国共享出行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网约车聚合模式已然成为共享出行新业态的重要一环,55.1%的乘客认为已经形成了优先使用聚合平台打车的习惯;有48.9%的乘客认为聚合平台提供的打车服务带来了更好的体验。

图片

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戴欣

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戴欣表示,如果一件事一家独大,容易造成垄断。一旦形成垄断,不管是行政垄断还是某个市场自发形成的垄断,都会造成价格相对偏高,使用成本高。

戴欣认为,现在的聚合模式更符合劳动分工的原理,也就是说类似高德地图形成了基础导航服务,让更多小公司使用,而小公司管好自己的团队,又提供了良好的竞争性。“良性竞争让我们有更好的服务、更低的价格,这都是良性的。”

夏垚认为,聚合模式首先方便了用户,让用户的使用门槛降低,而聚合模式下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让市场充满了活力,与此同时新进的网约车平台不用靠高额的补贴去获客引流,极大地降低了网约车平台经营的成本,提高了平台运营效率,让竞争从补贴战转向服务竞争,好的服务自然会有更多的用户。

近年来,高德地图以聚合模式建设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向生态全面开放,与深耕交通行业的“老师傅”们组成新组合,帮助各地的交通运输力量在数字时代发挥所长。在聚合模式下,高德地图上提供打车服务的生态伙伴近三年单量复合增速超过100%,已经有超过100家合作网约车平台,月峰值单量超10万。

数实融合: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创新发展

随着互联网平台流量向出行产业倾斜,出行产业中的“三新”经济正在为经济回暖注入增长新动力。7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2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10084亿元,比上年增长6.5%,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1.2个百分点。

“三新”经济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互联网平台与出行产业以聚合模式进行融合创新,是出行产业“三新”经济蓬勃发展的侧影。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产业研究所所长杨代友认为,聚合模式作为产业升级、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一部分,能够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创新发展。聚合模式的引入最核心就是把数字化和交通智能化放在其中,它最大作用就是把产品、资源整合在一个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把政府、企业、用户整合在一起,他表示,“从效率、行业创新、交通拥堵三方面,聚合模式对交通强省建设有很大的意义。”

新近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提出,广东数字经济的指数位居全国前列,2022年广东数字经济规模6.41万亿,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一。广东省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刘伟认为,广东推动数实融合,发展数字经济有着很好的基础,它能够为传统出行服务企业奠定很好的基础。广州市人大代表梁丽珍建议,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出行服务企业必须面临的最大转变,就是和聚合产业平台互相赋能、互相结合、互相拥抱,这是它们未来的必行之路。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卢若情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