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广东发展!多个党政代表团跨省“串门”,释放这些信号

2023-04-02 09:18作者:李竹 王诗琪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许素霞
考察重点聚焦科技创新等领域

拼经济、拼开局成为2023年各地发展的主线。今年以来,各省党政主要领导频繁互访,跨省“取经”,释放出区域协同发展的强烈信号。3月17日至25日期间,广东就迎来了广西、贵州两省党政主官带队的代表团。同时,不少广东的地市“主动出击”,前往外省、外市交流学习。随着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的全面恢复,广东与港澳的交流合作也日益频繁。专家指出,党政代表团的频繁交流考察,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有利于资源的优势互补。

考察重点聚焦科技创新等领域

3月23日至25日,贵州省党政代表团来粤考察交流。一周之前,3月17日至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政代表团刚刚来粤考察交流。广东与两省分别召开了联席会议,共商推进粤黔东西部协作事宜和深化粤桂东西部协作事宜。

从两次联席会议上透露出的信息不难发现,区域协同发展正是此次广西、贵州前往广东交流的“关键词”之一。在粤桂两省召开的联席会议上,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表示,要以协作促发展,加强国家重大战略对接,携手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共同培育拓展国内市场,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推动两省区合作迈上新台阶。

贵州省委书记徐麟出席粤黔两省联席会议时则表示,希望两省围绕服务构建和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加强交流合作,更好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共同谱写粤黔协作新篇章,携手打造东西部协作典范。

从考察重点来看,两省党政代表团此次“串门”,非常重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领域,其涉及的考察点包括重点企业、产业园区、科研机构等,并详细了解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技创新、新能源产业发展等新进展。

例如,此次贵州党政代表团前往广州、深圳、东莞等地,足迹遍布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以及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广州越秀集团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科技工业园(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招商局集团、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等企业。

广西党政代表团则前往广州、深圳,实地考察了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广州城市客厅、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及广东春谷园粮食集团有限公司,详细了解粤港合作、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等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广西、贵州两个党政代表团都考察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前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前沿阵地,自2022年《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后,其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对外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此次两省的党政代表团均选择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作为考察点,也释放出越来越多的省份已开始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局的信号。

此外,广西党政代表团还前往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考察交流。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于深圳福田的最南端,与香港的落马洲地区仅有一水之隔。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在出席粤桂两省联席会议时表示,广西将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力所能及、尽己所能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

西部地区在 “取经问道”,广东也在张开双臂,希望与西部地区共享发展机遇。在粤黔东西部协作联席会议上,黄坤明指出,要着眼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两省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合作,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与贵州“四区一高地”建设等对接,强化协同创新,积极引导企业双向投资布局,携手参与国际竞争,在深化合作中推动两省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进东西部产业合作纵深发展成长期主题

如今,随着东西部协作的不断深入,东西部省份的主要领导带队“串门”、互相学习考察已成常态,而推进东西部产业合作纵深发展也成为交流考察的不变主题。

早在七个月前,贵州省党政代表团就曾来粤考察。去年考察交流期间,两省签署了《广东省贵州省建立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的框架协议》,为粤黔产业交流合作搭建平台。

此次贵州省党政代表团首站来到深圳,并出席了在深圳举行的2023粤黔产业协作大会。会上举行了招商引资签约仪式,现场集中签约项目23个,签约总金额493.1亿元,涵盖了现代能源、大数据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材料、现代商贸、酱香白酒、基础材料、旅游、现代化工、生态食品、健康医药等产业领域。

贵州党政代表团在深圳的足迹中,也包括了华润和腾讯。这两大企业正是深圳企业投资贵州的“主力军”。华润在贵州省的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毕节、黔南、黔东南等地都有投资建设项目,涉及华润电力、华润置地、华润水泥、华润雪花啤酒等11个业态,累计投资约425.15亿元。

据华润集团有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该集团还准备与毕节市在中药材种植、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等领域加强合作,计划和黔东南州在医药制造、特色食品、新能源等领域开展全面产业合作。

而腾讯云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在贵州落地后,截至目前,共招商74家、引入腾讯生态11家、规上企业3家,就业人数近千人。据《贵州日报》报道,此次贵州省党政代表团到腾讯公司学习考察,双方进一步交流深化合作事宜。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腾讯将积极推进现有项目,并进一步拓展双方合作领域,探索更多新业务、新模式,实现互利互惠、共赢发展,为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数据显示,2022年,贵州全省41%的合同金额来自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引资一直是贵州与广东两地重要的经济纽带。”贵州省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一年来,贵州全省先后引进广东省项目1590个,约定投资总额约3000亿元。

市区层面跨省交流亦成常态

除了省级党政代表团之间的考察交流外,今年以来,广东市级、区级层面的跨地域考察交流也十分频繁。

以广州为例,今年广州市与福建省龙岩市的交流合作尤为紧密。早在1月14日,广州市副市长王焕清就率广州市代表团赴福建省龙岩市考察调研,对接推动两市交流合作走深走实。

2月12日,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省政协主席,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林克庆在广州会见福建省龙岩市党政代表团。两天后,广州市与龙岩市开对口合作座谈会,并于会上签署了对口合作框架协议及教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3个子协议,两市对口合作开启新的篇章。

在省市的推动下,广州、龙岩两地区与区之间的合作氛围也日益浓厚。3月8日,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杰带领黄埔区党政代表团一行赴龙岩市新罗区开展对口合作考察交流活动。其间,黄埔区与新罗区签订了产业招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州科学城投资集团与国资集团、广州开发区基金投资集团与新罗区雁翔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签约双方将在招商引资、新材料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基金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南都记者观察到,在广州与其他地市的交流中,南沙区是较为活跃的区域。仅3月,厦门市、成都市、龙岩漳平市均有党政代表团赴南沙考察学习。3月9日,成都市副市长、温江区委书记王乾率在考察时表示,温江区要强化开放思维,拓宽开放视野,延伸开放领域,实施好大开放方略,深化与南沙区的战略合作,共同参与国家级重大平台体系布局和建设,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前沿科学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

另一大湾区城市佛山也一直积极进行跨省交流。2月9日至10日,湖南郴州市党政代表团到佛山市考察交流,两市政府签订《佛山市郴州市对口合作框架协议》。

大湾区城市“互访”频繁

随着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的全面恢复,广东与港澳的交流合作也日益频繁。

就在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不到一个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就在2月23日坐高铁抵达广州,率领特区政府代表团到访广东。

当天,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在广州会见了来粤访问的李家超一行,双方就深化粤港务实合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行深入交流。

澳门方面,2月3日,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在广州会见了来粤访问的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双方就加快建设横琴合作区,持续加强粤澳在便利软硬联通、开拓海外市场、开展文旅活动、青少年交流等方面合作进行交流。

3月21日,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二十三次会议在香港举行。双方提出,下一步将在纵深推进“软硬联通”,加快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共同推动更高水平贸易投资,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人才等领域合作,推出更多惠民政策等五个方面重点加强合作。

会后,粤港共同签署了《粤港共建智慧城市群合作协议》《粤港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协议》《关于深化粤港金融合作的协议》《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协作备忘录》《粤港劳动监察交流和培训合作机制协议》等文件。

粤港合作联席会议于1998年成立,是特区与内地紧密合作的平台。南都记者整理发现,近年来,该会议多次在互联互通、重大平台建设、创新创业合作、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营商规则衔接、两地青年往来等领域,对粤港合作进行工作部署。

除了省级层面,广东各地市近期与港澳的交流也颇为频繁。2月8日,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郑红波率领深圳市代表团赴香港开展产业、科创、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代表团认为,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四不像”的体制机制很有成效,各项研发成果极富启发性,希望未来双方建立更紧密的交流合作机制,与深圳相关机构合作推广智能制造和“灯塔工厂”的建设经验以及成功的运营模式,为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测试检验等服务,共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紧接着,2月12日起,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永航率广州市代表团先后访问香港、澳门,“大湾区”“南沙”是访问中频频出现的两个关键词。广州代表团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深入交流时共同认为,要推动南沙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携手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推动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而在澳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表示,希望穗澳两地加强在政策、规则、产业方面的深度融合,推动南沙和澳门港口互联互通,共同建立中国连接葡语国家和全球独特纽带,不断丰富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持续推动大湾区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在东莞,3月2日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会见由香港城市大学校董会主席黄嘉纯带领的香港城市大学考察团。肖亚非表示,东莞将全力支持保障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的办学筹建,努力将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3月21日起,佛山市市长白涛一行访问香港、澳门,参加广东省港澳春茗活动。在港期间,白涛拜访了溢达集团和瑞安集团,就在佛山投资项目情况和推动两地产业合作、青年创新创业等问题进行深入沟通;在澳期间,白涛拜访了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澳门科技大学和南粤集团,商讨佛山与澳门中医药产业合作事项,他期望佛山与澳门抢抓重大机遇和政策利好,加强两地中医药产业协作,实现互利共赢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

专家声音

跨区域交流有利于资源的优势互补

在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文宏看来,近期党政代表团的频繁交流考察,一方面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走出去’是一定会有收获的,大家能够当面交流,更能直面发展问题,有利于激发新的活力和动力,实现突破。通过相互交流、共同促进发展,也有利于资源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此前很多事项被疫情耽误,现在各省都开始“发力”。文宏认为,跨省、跨市的交流考察契合中央提出的大兴调查研究的要求,是寻找解决办法的重要途径和发展动力。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