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县域经济正面临哪些发展困境?如何做大做强富民乡村产业?为探寻广东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近期奥一网采访始兴县农业农村局,以绿色生态为抓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和具体行动。

图:始兴境内峰峦林立,溪涧纵横,清泉叠瀑,地势高峻,动植物资源丰富,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类较多,被誉为“物种宝库、岭南明珠”。
春暖时节,青润万物,田埂生机盎然。
翠鸟飏飏,斜阳碧波,湖光并溪辉流转。
人行其间,衣袖笼满稻香果香。
这里是始兴。始兴位于广东省北部,四面环山,却有着粤北最大的小平原,古人以“此地兴旺,周而复始”而命名。是联合国认定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中国围楼文化之乡”。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地灵人杰,走出了盛唐名相张九龄、明朝户部尚书谭大初、抗日名将张发奎和数学家朱熹平。
行走在时代前沿,始兴辖内的“千年古村落”们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相互依存、共荣共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生态群落。
依托绿色、文化生态赋能乡村振兴的春风,始兴县以强镇富村农业公司为龙头,推动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昔日“粤北粮仓”变身粤港澳大湾区“绿色有机食品基地”,一幅幅“路好、景美、村强、业兴”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不断涌现。
路好、景美,打造绿色循环生态农业
“日落青岩际,溪行绿筱边。去舟乘月后,归鸟息人前。”
这首出自张九龄的《自始兴溪夜上赴岭》,尽管遥隔了千年光阴,但仍鲜活地描摹了今日始兴的潋滟溪辉、婉转月色,一如唐时的光景。
美得以穿越千年,得益于始兴铺开的生态保护图景。始兴地处南岭南麓,森林覆盖率达77.7%,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9%,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高达98%,常年位居全省前列,是韶关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始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卢爱民介绍称,近年来,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始兴开展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面貌。
“绿色生态是始兴人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卢爱民说,以生态振兴为抓手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支撑,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跨越式增长,是始兴县农业农村局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始兴路径”。
始兴农业,成于生态。
依山而生的始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0.6℃,年降雨量1695.9毫米,日照时数1852.8小时,无霜期292天——这为农产品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滋养环境。于蜿蜒山区,食用菌在林下静默生长,蚕虫在桑叶间簌簌啃食;于坦阔平原,水稻在春风里兀自飘摇,黄花烟草的绿意漫出田埂,转个弯,又能与清甜的枇杷香气不期而遇……
带有始兴特色的农业,在山峦和绿野间不疾不徐,不矜不盈,韧性生长。
桂冠已然沉甸甸。卢爱民介绍,始兴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省级“菜篮子”基地县、中国枇杷之乡、中国杨梅之乡、中国(始兴)石斛之乡,并先后获得了“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县”称号,澄江镇暖田村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始兴杨梅”被列入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

图:始兴地理环境优越,非常适合杨梅生长,种植品种多样,主要有东魁、乌梅、龙海白梅、大叶细蒂等。
绿色财富也逐步显现。2022年,始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5.9 亿元,增长8.7%,增速居全市第三,连续4年在全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

图:良好的生长环境和肥沃的土壤,使始兴枇杷果大肉厚、酸甜可口、营养丰富。
在历史的选择和自然的眷顾里不断酝熟的始兴农业,接下来会步向何方?
卢爱民介绍,2023年,始兴县将聚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农业大县”迈向“农业强县”。
高质量打造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谋划实施“3个10万亩”农业产业带建设,完成10个相对集中连片200亩以上特色水果、林下经济、有机蔬菜规模种植基地建设。
高标准建设“环车八岭”乡村振兴示范带。重点打造城南镇“果蔬飘香•金谷粮仓”和沈所镇“红色传承•古韵今风”等4条先行示范带,争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
此外,始兴还因地制宜发展观光农业产业,全面整合现有资源,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把特色农业做大做强。2020年,始兴县获评“中国生态康养胜地”,既是对当地保持优美生态环境进行认定,也是对始兴“独一份”“特中特”“好中优”特色农产品的肯定。
村强、业兴,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始兴发达的绿色生态农业,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始兴人相信,守住了青山绿野、游鱼细石、自然风物,就是守住了始兴发展和生态的两条底线。
如何把这份“天赐”的礼物,转换为民众切实的幸福?
奥一新闻获悉,近年来,始兴县多措并举,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自2022年5月以来,始兴县10个乡镇陆续成立了强镇富村农业公司,仅半年多的时间,10家强镇富村公司取得营收近1000万元,成为激活镇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据了解,强镇富村公司由各乡镇政府、乡镇供销社、乡镇辖区内各村经济合作联社三方共同出资,按照“政府主导、平台实施、资源整合、市场运作”的模式运营,是集投资、建设、开发、运营及管理为一体的“三农”服务公司。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探索,强镇富村公司对乡村旅游开发、农产品销售等业务积累了初步的经验,探索出了一条增加村集体收入、促进村民的新路子。”谈及下一步发展,卢爱民给出了一个小目标:“创新强镇富村农业公司运营管理,力争今年50%以上强镇富村农业公司实现年营业额超500万元,其中1-2家超1000万元。”

图:始兴县顿岗镇宝溪村“宝溪面”乡村振兴车间。
农村产业强、农民腰包鼓。据介绍,在“增收”同时,各乡镇强镇富村公司积极盘活利用沉睡的集体资产,助力资源资产价值化。
以始兴县马市镇强镇富村公司为例,其通过流转村集体土地1400多亩,以及整合8个村超1.6万平方米闲置烤烟房屋顶,提供给企业发展光伏项目,实现创收500多万元;澄江镇强镇富村公司流转2000多亩土地,引进企业发展优质水稻、百香果等产业,今年可创收100万元;顿岗镇强镇富村公司发展农副产品销售和承接农村自来水管理、农村卫生保洁等业务,已实现营业额202.65万元……在3月15日召开的韶关市始兴县强镇富村公司工作座谈会上,各乡镇强镇富村公司负责人踊跃发言,交流各自摸索镇级农业公司发展的经验。
建设和美乡村不仅要宜业,还要宜居。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始兴一直为此竭力。近年来,始兴县常态化长效化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全面推进村内道路攻坚行动,投入2.3亿元完成388公里村内道路硬化及附属水沟建设。
以武岗村为例,现村内道路硬化率已达76%,农村集中供水覆盖率、自来水普及率和水质合格率均为100%,电网改造后的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均在99.9%以上,通讯、物流和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村卫生服务站已提升扩建。
与此同时,始兴坚持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垃圾革命、厕所革命和污水革命,新增改造农村户厕107户,新建农村公厕27座,483个自然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以前村里人环保卫生意识欠缺,家禽散养乱跑是常事,垃圾随处扔、污水乱排放的现象也存在。”有村民感叹,现在村里实施“垃圾积分兑换”,垃圾清运点也多了,公厕有专人维护,村里的污水处理设施也在建,村容村貌不断提升,村民们爱护环境意识也明显提高。

图:始兴境内空气负氧离子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生态旅游。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关键在于如何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在卢爱民看来,农业是基础,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要加快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始兴不仅有“围楼、温泉”等特色旅游资源,还有“生态、人文”天然氛围,适合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康养地”“体验场”。如今,农文旅融合发展是释放始兴农村活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之一。例如沈所镇强镇富村公司依托红围、石下古村等文旅资源,与韶关广之旅等企业合作,积极承接各类农文旅体验活动,接待研学游客4200多人,带旺了乡村、带活了产业、带富了村民。此外还有隘子镇、城南镇等也在积极探索“公司+乡村文旅运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将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有机结合起来,一幅美丽生态新画卷在千年古县徐徐展开。
采写:奥一新闻 管玉慧 林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