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春晚,你会第一时间想起哪首歌?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这几句话仿佛自带声音,自带画面,听到这首歌,就是春晚,就是过年。
如果说看春晚是过年最有仪式感的家庭活动,那么唱了几十年的《难忘今宵》,也许是春晚最有仪式感的一首歌。兔年除夕之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这首歌被全新演绎,兔年的这一首《难忘今宵》变得更加轻盈可爱,童声合唱伴着阿卡贝拉的节奏,摇晃着耳朵从绿水青山间蹦蹦跳跳地向我们走来。
为什么是童声合唱?
1984年第二届央视春晚以来,由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演唱的《难忘今宵》迅速获得了亿万中国观众的喜爱。“神州万里同怀抱”,中华民族共庆新春佳节,无论身在天涯海角,富有亲和力与凝聚力的歌声,唱出了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望,也让这首歌成为了春晚的保留曲目。
今年总台春晚的舞台上,《难忘今宵》的主旋律由来自北京爱乐合唱团、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中坝村果果合唱团的孩子们演唱。这也是春晚里的《难忘今宵》第一次没有专业歌手担任领唱,而是使用了阿卡贝拉+多声部童声合唱的形式。
导演组透露,今年的《难忘今宵》曾陷入两难境地:李谷一老师抱恙初愈,难以登台;按传统思路请其他歌手演唱,观众的感受往往停留在像不像李谷一的比较中。彩排几次,效果不太理想。总台台长建议导演组,干脆以全新的样式彻底出新,以童声合唱为基础来创作。在春晚开场使用童声合唱的基础上,再次以孩子们的声音带来清风拂面的收尾,将整场晚会写成一篇首尾呼应的大文章。
春晚歌舞组导演赵大治回忆:“其实最早的时候,我们联系了李谷一老师,李老师当时生病了,说有可能今年参加不了春晚,我们说那等一等。所以第一次彩排时,《难忘今宵》还是按照李谷一老师能够参加的模式去做的。”
第一次彩排结束后,导演组一直在思考,如果李谷一无法出场,该如何处理这首歌曲的呈现?
大家也提出过由四到五位歌手代替演唱的方案,但对于一首沉淀了几代人回忆和情感的歌曲来说,这样还远远不够。海雄台长当即建议彻底创新表演形式,加入富有节奏感的阿卡贝拉(无伴奏合唱)作为人声伴奏与和声,用童声来演绎歌曲的主旋律。经过反复优化调整,《难忘今宵》的人声表现更加淋漓尽致,层次丰富分明的声音碰撞交融,散发和谐包容的音乐之美,让观众听之难忘,思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