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努力为您提供
科学实用的卫生健康资讯
关注我,守护您
行程卡和健康码自新冠疫情后
就一直在被使用
它们功能强大
能有效记录每个人的行动轨迹
是防疫抗疫的重要工具
你的手机常用软件里
是不是也有它
↓↓
说到行程码,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由于疫情的防控需要,我们几乎每天上班,进入大厦、商场等公共场所都会出示自己的行程码。同时,行程码也会记录最近7天所到达过的城市。很多小伙伴一直好奇,行程码是如何记录我们的行程的?到底会不会侵犯我们的隐私?
1、行程码是什么?
我们现在用的行程码最早出现在2020年2月份。是由中国信通院联合三大运营商,利用手机接收数据推出的查询服务。最开始的时候是通过短信查询,后来升级到扫码查询。再后来就可以覆盖全国范围内查询。
2、行程码是如何定位的?
行程码是由工信部指导,中国信通院、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共同推出的公益性的行程查询服务。它可以免费为用户提供本人过往7天内到访过的国家和地区停留满4小时的国内城市证明。
这段对行程码的介绍非常详细,首先它是由国家工信部和三大通信运营商联合推出的,所以在中国,只要你的手机使用的是移动、电信或联通的手机卡,手机发出的信号就会被对应的通信公司检测到。
3、行程码的原理究竟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现在使用的手机所有的通信服务,打电话、短信、上网都是要通过基站才能接收到信息。在全国,有很多的基站,当我们到达某一个地点时,使用手机通话、上网聊天,基站会记录我们的使用信息,运营商会知道我们的具体位置信息,这些数据会上传到行程码系统中。用手机扫码,再用手机号登录行程码,就能记录我们7天都去过什么地方。
有好奇的朋友可能会有疑问,像这种记录行程的方法只适合有运营商信号基站的地方,如果比较偏僻的山区,大海上没有信号基站,就不能记录行程了吧。当然这种想法没问题,确实没有信号基站无法确定行程位置,但是这时候第二种记录方法就用上了,通过GPS定位记录行程。GPS定位和基站没有直接关系,GPS定位主要来自太空轨道的卫星,手机中的GPS和卫星自动对接,从而就能确定我们的具体位置。
行程码也有误判的时候
这怎么回事?
虽然行程码可以准确的判断大家的具体位置,但有时候也会出现误差,比如有时候自己明明到一个城市却没有记录,而没有到另一个城市却被记录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先来说一下明明到了一个城市,但行程码就没有记录这种情况。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行程码并非你到每个城市都会记录系统, 而是以你在当地驻留的时间4个小时为判断条件。
比如你到了某个城市打电话或者上网,第1次是在中午12点,这时候系统就会记录一次,然后到了下午4点,你仍然在同一个城市上网或者打电话,期间并没有接入其他城市的基站,这时候系统会记录第2次,从而判断你在这个城市驻留4个小时以上。
但如果你在某一个城市驻留时间少于4个小时,系统就判断可能你只是路过,比如开车或者坐火车经过而已,这时候就不会被判定你曾到过这个城市。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你只是到了某一个城市的周边,这时候你仍然用原来城市的基站,所以不会被记录到。
比如惠州的惠阳离深圳很近,我们去惠阳的时候即便在那边呆了一天以上也不会被判定曾经到过惠州,因为我们所去的地方离深圳并不远,信号仍然接入深圳的基站。
再来看一下自己明明没有到一个城市,但却被记录了到底怎么回事。
目前有很多网友的反应自己在原来的城市呆着好好,但行程码上却出现了自己曾到某个城市的记录,这让很多人非常纳闷,自己都没到过这个城市,怎么系统会记录呢?
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的情况,可能有两种情况。
第一、信号交叉覆盖。
现在很多运营商为了增强信号提高通信质量,在相邻的两个城市会执行信号交叉覆盖,这意味着大家的手机有可能接入本地的信号塔,也有可能接入相邻城市的信号塔,如果接入相应城市的信号塔就有可能被定位到相邻的城市里面去。
第二、系统出错。
从很多网友反映来看,真正是因为信号交叉而导致异常的并不多,比如有的人明明是在深圳,从来没有出过深圳,但行程码上却出在内蒙古,这是天南地北的差距啊。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这里面就是系统出错,这种错误特别是对于中国移动用户来说更普遍。
行程卡是否会侵犯用户的隐私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行程码国家赋予严格的保密机制
只用于疫情期间记录出行位置
所以可以放心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