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C919大型客机已完成全部适航审定工作并获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将于2022年底交付首架飞机。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大型客机研制成功,获得型号合格证,标志着我国具备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机能力,是我国大飞机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随着国产大飞机顺利“领证”,将很快投入商业运营,其背后的飞机制造产业链也将迎来爆发。
5月14日6时52分,编号为B-001J的C919大飞机从上海浦东机场第4跑道起飞,于9时54分安全降落,标志着中国商飞公司即将交付首家用户的首架C919大飞机首次飞行试验圆满完成。新华社发
年底首架飞机交付东航
完成型号合格证颁发后,9月30日下午,两架C919飞机从北京首都机场起飞,飞往上海浦东机场。据了解,这2架C919飞机注册号分别为B-001F和B-001J,其中的B-001J就是即将交付东航的首架C919大飞机。
2017年5月5日,C919成功首飞,之后正式进入试飞取证阶段。据不完全数据统计,2017—2022年,C919国产大飞机从首飞到完成试飞,从101到107架机,试飞足迹遍布20多个城市。包含上海、西安阎良、东营、南昌、锡林浩特、银川、呼伦贝尔、吐鲁番、敦煌、长春、北海、郑州、桂林、太原、北京、昆明、武汉、合肥、烟台、济南等地。
去年3月1日,东航与中国商飞公司正式签署了C919大型客机购机合同,成为国产大飞机C919的全球首家启动用户。据了解,东航深度参与了C919大型客机的设计研发过程,培养提供C919首个机组、为C919首飞伴飞,从用户使用和维修的角度提供了意见建议。
根据协议,东航首批将引进5架C919飞机,这5架飞机引进后,将以上海为主要基地,加密上海至北京大兴、广州、深圳、成都、厦门、武汉、青岛等航线。
东航此前发布的半年报就已经透露,东航计划在2022年下半年接收第一架C919飞机。除了东航,还有国航、南航、川航等国内航司,以及工银租赁、国银租赁等飞机租赁公司,目前已累计有28家客户815架订单。其中,工银租赁以100架的订购数,成为目前C919飞机的最大采购用户。
民航市场对主流单通道飞机需求旺盛
目前,南航旗下的国产支线客机ARJ21主要在省内广州往返揭阳、梅县等航线短途运营,但是由于ARJ21仅有90座,逢年过节常常“一座难求”,节假日常被替换为座级更多的空客320或者波音737。
在国家会议中心拍摄的C919飞机模型。新华社发
国内中小机场的快速发展是单通道飞机需求旺盛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在9月28日,惠州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开工。“之所以对惠州机场进行扩建,是因为惠州的航空运输增长实在是太快了。”惠州机场企业管理部负责人黄佩仪介绍,2019年惠州机场旅客吞吐量已经超过此前规划目标年(2025年)的旅客吞吐量202万人次,航空业务量的增长大大超出预期。惠州机场公司分析认为,从目前机场航空业务基本面以及“稳经济”各项举措落实对市场恢复的拉动等因素来看,未来几年惠州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仍会继续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
“十三五”以来,我国新建或改扩建73个小型枢纽或非枢纽机场,大大提升了不少由于地面交通条件受到限制的地区出行便利度。今年1月,《“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发布,指出我国将重点推动C919大型客机示范运营和ARJ21支线客机系列化发展。
根据国际航协发布的2021世界航空运输统计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航空市场。与欧美航空市场日趋饱和相比,中国航空市场充满韧性。
7月25日,波音发布了2022年《民用航空市场展望》(CMO),预测了未来20年将有价值7.2万亿美元的新飞机交付,将使全球机队规模到2041年较2019年疫情前水平增长80%。去年9月28日,中国商飞发布的《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1—2040)》预计,中国航空市场将在未来二十年接收50座级以上客机9084架,价值约1.4万亿美元。其中,120座级以上单通道喷气客机6295架,占据最毫无疑问的最重要地位。
民航资源网专家李晓津指出,截至2021年底,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4054架,比上年底增加151架。“按照中国民航平均机龄6—7年,结合业务量增长等其他因素,每年至少还要购买新飞机200架以上。”
大飞机制造产业链即将迎来爆发
C919即将迈向商用,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飞机制造,是一条长度长、复杂度高、价值巨大的重要产业链,包括设计、制造、总装集成、销售服务等环节,其中制造环节涉及领域最广,包括材料、零部件、系统等。
中国航空产业链公司的数量和市值近年已大幅跃升。民用飞机从设计、制造、验证到最终交付,需要成千上万个部门的协同合作。C919也采用了国际上民用飞机主流的“主制造商—供应商”研制模式,即中国商飞作为主制造商,将发动机、机体、机载系统等各大部分悉数外包,再进行统筹组合。放眼国内,大飞机制造产业链已带动22个省市、36所高等院校、242家大中型企业、数十万产业工人参与大型客机研制。
以航空工业集团为例子,其旗下的多家公司承担着C919客机雷达罩、机头、机身、机翼、垂尾等机体结构件的研制和制造业务。比如洪都航空负责机身与中后机身的承制;中航西飞负责中机身—中央翼;中航机电负责舱门作动器;中航光电为C919提供产品主要包括连接器及设备架等。
其中也包含了众多A股上市公司。机体制造方面,包括中航沈飞、中航西飞、洪都航空等;动力装置上,包括航发动力等;机载系统包括中航电子、江航装备、博云新材等;零部件包括中航重机、爱乐达、中航光电、楚江新材、昊华科技、四川九洲等;新材料包括中航高科、光威复材、中复神鹰、抚顺特钢、宝钛股份、西部超导等。
民用航空相关产业也在加快向上海商飞总部所在的上海浦东新区集聚,目前周边已经形成了商用飞机产业集聚区、航空航天特色产业集聚区、民用飞机设计研发集聚区以及多个上下游相关产业集群。
根据东航此前公开披露的采购协议,C919的目录单价为0.99亿美元或6.53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C919的订单金额已经超过5000亿元。
此前中泰证券就在一份研报中指出,预计未来20年C919国内市场占有率能够达到1/3,每年销量约为104架,围绕C919的下线商用及量产,大飞机产业链未来20年整体孕育万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