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711门店不明码标价获利超4000元”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26日上午,南都记者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获悉,柒—拾壹(北京)有限公司通州区临河里店因违反明码标价规定,被监管部门罚款800元,并没收违法所得4140.3元。该门店所属公司总部相关负责人称对该事件暂无回应。南都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711门店已多次遭行政处罚。
南都记者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获悉,柒—拾壹(北京)有限公司通州区临河里店于7月19日新增行政处罚一例。其因违反明码标价规定,被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800元,并没收违法所得4140.3元。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涉事门店成立于2017年,归属于柒—拾壹(北京)有限公司。
7月26日,南都记者致电该门店就此事进行询问,但店员表示不清楚此事,建议向总部咨询。随后南都记者致电柒—拾壹(北京)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称对该事件暂无回应。
南都记者留意到,柒—拾壹(北京)有限公司此前已多次遭到行政处罚,集中在消防设施、垃圾分类、食品安全等经营问题上。据南都此前报道,今年“3.15”期间,有媒体卧底曝光711北京亮马桥店售卖过期热饮且卫生环境较差,涉事门店随后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10万元罚款。
此外,今年6月,711北京通州一门店曾因销售过期食品被吊销许可证并被处罚款10万元,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柒—拾壹(北京)有限公司当时向南都记者表示“已在第一时间缴纳罚款,会避免此类事件再发生”。
公开资料显示,“711”是起源于日本的连锁便利店品牌,国内公司柒—拾壹(北京)有限公司由柒—拾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糖业酒类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大股东柒—拾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系“株式会社711日本”全资子公司。南都记者了解到,“711”门店在中国国内多采取加盟形式经营,截至目前711北京门店共有28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