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 |为写剧本冥思苦想,她笑称要以脱发作为牺牲

2022-05-04 11:18作者:林思思,冯潇慧来源:奥一新闻编辑:南都号
能引起共鸣的故事,才会有生命力,能够让玩家获得最大化的游戏体验,才是剧本杀创作的意义。
奋斗者正青春.jpg


尤冼,剧本杀编剧,主要发行作品有《K的游戏21迷失航班》《野草》《主角判定》等,也是永庆坊实景解谜剧本《寻猫记》的作者。

尤冼.jpg

尤冼 受访者供图

“二十年前,K21航班迷失在雾冬海域,自此再也没有人见过它的身影,飞机上的乘客杳无音讯,关于K21航班最后的线索指向了雾冬海域上最神秘的无人岛—Ken岛。”

“二十年后,一场暴风雨让救援队登上了Ken岛,在岛上,救援队成员意外发现了K21的幸存者们和一具尸体。K21航班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座岛上又隐藏着什么秘密?一切真相,等你解答。”

在这个故事里,你可能是英气干练的天才少女,也可能是沉默寡言的大学教授。但无论身份如何,请你用数小时调查事情真相,找出凶手,体验剧本杀编剧尤冼为你创造的世界吧。

与尤冼约定在一家安静的茶饮店,刚见面时,她略显拘束,神情中带着一丝紧张。但当开启了有关剧本杀与写作的话题后,她却如同打开了话匣子,热情地与我们分享“打本”的经历,谈对各类剧本的理解,诉说被催稿时的痛苦……而这些,恰恰构成了她与“剧本杀编剧”这个身份之间的故事。

在她看来,剧本是虚拟的,而编剧的魅力在于如何消除真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让玩家进入故事里,体验另一个人生。

从玩家到编辑到编剧

成为一个剧本杀编剧,在尤冼的故事里,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从高中开始,尤冼就爱好写作小说、散文,有一定的写作功底;大学时,尤冼很喜欢看综艺《明星大侦探》,后来与《明星大侦探》模式相近的剧本杀逐渐火了起来,吸引尤冼与室友去体验,而第一次玩的便是《K的游戏》系列,这让她觉得“很有意思”。

毕业后,恰逢《K的游戏》工作室在招编辑,尤冼便想去“试一试”。没想到面试顺利通过,尤冼成为了一名剧本杀编辑,正式踏入了剧本杀的行业。

从玩家到编辑,身份转变了,思考的方式也要跟着改变。作为玩家时,尤冼只需要将自己融入角色,花3-4个小时去体验另一个人生。而作为编辑,看一个剧本则需要考虑各个角色的戏份是否均等、人物是否有不符合人设的举动、故事逻辑是否严密等。从剧本中找出亮点与不足之处,形成反馈意见,再与编剧一起沟通,反复修改,最后定稿。

“我是主观性比较强、标准也比较高的人,一旦达不到我的标准可能就会被pass掉。”尤冼回忆自己当编辑时,因自身长期写作而对文本的水平比较敏感,审核剧本时自然而然要求较高,“当时主编和同事们都说我很严厉。”尤冼略带尴尬地说。

但作为编辑需要“很大的包容性”,需要尽力挖掘“亮点”部分,对“亮点”的重视程度应大于“不足”的部分。当时有同事这样评价她,“相比编辑,你更适合当编剧。”

而尤冼也逐渐意识到也许自己真的更适合去做一个创作者。找到方向后,尤冼开始创作剧本,不久后,完成自己的第一部上市的剧本杀作品——《迷失航班》。

迷失航班1.jpg

《迷失航班》 受访者供图

“《迷失航班》讲的是一架客机在飞行的过程中失去了信号,后来发现飞机失事前经过一个小岛,于是大家进入那个小岛调查。剧本主打的是硬核推理,玩家可以在推理的过程中逐步还原飞机失事的原因。”尤冼向记者介绍。

《迷失航班》发行在《K的游戏》系列之21,自此,尤冼完成了从剧本杀编辑到编剧身份的转变。对于“剧本杀编剧”的新身份,尤冼直言自己“还挺适合”,语气中透露着期待。

对待剧本严谨而专注

对于尤冼来说,写剧本和写小说是有很大区别的。“我写小说一般是放任自流,跟着感觉走,之后会怎么发展是没有计划的。”她说。

写作剧本杀当然也会以灵感作为引子,但在下笔时,却不能任由想法天马行空。“我在写作前会先设计好故事的大纲、亮点、人物关系以及真相,然后再把故事一一拆分到每一条人物线上。相当于把所有的东西都构思好了,我才会去动笔。”在尤冼看来,剧本杀的逻辑一定是要严密完整的,否则一旦涉及到时间线、人物线索时,就很容易出现BUG。

正因如此,一个想法从在尤冼的脑海里出现到成形,要经过很漫长的一段思考时间。如在深夜时候,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想法,尤冼就容易陷入思考而导致睡不着。“有时候会想到两三点。”她打趣道,“想当一个好编剧,看来是要以头发作为牺牲的。”

尤冼喜欢在散步时思考,长期下来,便养成了每天散步的习惯。“当我在思考的时候,就会自动屏蔽周围的一切,所以就算我散步的环境比较嘈杂,也不会影响我思考。”

说到这里,尤冼向记者分享了一个因为过于沉浸于思考而被误认为“抑郁”的经历。“有一天傍晚,我出去散步,经过一个便利店,遇到了一位朋友,但我那时太专注于思考,没有注意到他。当我准备离开时,他突然拦下我给了我一个巧克力,我不明所以。后来他解释说,是因为那时候看到我一脸‘不开心’的样子,以为我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抑郁了,所以给我一个巧克力希望能安慰我。”

尽管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经历,但尤冼每每想起时还是会震惊于当时自己在脑海里“创作”的专注程度。在尤冼看来,写作剧本时先构思后下笔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剧本杀的修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任何一条人物线的修改都会影响到其他线,如果随意修改,逻辑就很容易出现漏洞。”

如何让故事饱满,线索严谨,人设有趣,逻辑经得起推敲,是尤冼一直在思考的事。

写剧本要对玩家负责

与小说、影视作品不同的是,剧本杀不仅是一个故事,同时更是一个游戏,而玩家追求的是沉浸式体验。

尤冼认为,写作剧本的基本准则是对玩家负责。“无论是审核剧本,还是创作剧本,我都会尽量考虑到每一位玩家的体验感。每一位玩家都是花一样的钱和时间过来玩的,不应有区别对待。”她说。

小说、影视作品里的人物必须有主次之分,但对于剧本杀而言,恰恰相反,每个角色都应该有自己完整的人物线,而不是像“配角”一样依附在主角的人物线上。因此在创作上,尤冼会保证每一个角色的戏份均等,保障每一位玩家的情感体验,避免出现边缘人物。

以玩家的视角去体验剧本,才能更了解玩家的需求,创作出更具“游戏性”的剧本。此外,尤冼还希望能够贴合普通大众的视角,写出更多“戳到”他们的点。

尤冼曾写过一个剧本叫《主角判定》,故事讲述的是在一座具有金字塔统治结构的城市里,人们被分为五种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S、A、B、C、F”,城市所分配的教育以及生活资源也会按照等级依次递减。玩家分别扮演不同等级的“配角”,而案件中的“死者”便是这个世界中“主角”。

尤冼向记者解释,《主角判定》的灵感来源是当前的小说、影视作品等存在太多莫名的“主角光环”。诚然,在不少作品里,主角通常能够以少胜多,以弱制强,奇遇连连,但这样反而更容易遭到读者或观众的厌烦。考虑到此,她便创作了这一个“反主角光环”的剧本。

在她看来,能引起共鸣的故事,才会有生命力,能够让玩家获得最大化的游戏体验,才是剧本杀创作的意义。


监制:刘丽君

策划:谢江涛 左志红 高春明

统筹:林少娟 刘婕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林思思 冯潇慧

设计:郑柏琪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