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醒!此类电话直接挂断!

2022-05-03 10:44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许素霞
谨防落入诈骗陷阱

5月1日,广东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发布重要提醒,对“以‘ 非紧急非必要不出国、护照失效或冒用、非法出入境’为由,要求群众到公安机关出具证明、缴交证件或接受调查,否则将注销证件”的电话, 直接挂断,不予理会,不提供任何个人有效信息,不对任何账户进行资金转账。

详情如下

近期,我省部分群众反映,有不法分子使用疑似境外电话或短信冒充公安民警,以“非紧急非必要不出国、护照失效或冒用、非法出入境”为由,要求群众到公安机关出具证明、缴交证件或接受调查,否则将注销证件。

对此,广东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提醒您:此类电话涉嫌电信诈骗违法犯罪活动,如有接到类似电话,请直接挂断、不予理会,不提供任何个人有效信息,不对任何账户进行资金转账。如对本人护照状态、出入境记录等存在疑问,可通过国家移民管理局政务服务平台、“移民局”APP、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进行查询,也可前往各地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服务大厅或拨打国家移民管理机构12367服务平台进行咨询。

我局将持续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害。感谢广大群众对移民管理工作的大力支持!

广东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

2022年5月1日

随着网络科技越来越发达

网络犯罪成本降低

现在的诈骗手法可以说是

千变万化、五花八门

疫情期间更是诈骗高发期

没有一个热点逃得过被蹭

没有一个骗子耐得住寂寞

近期多地出现多起涉疫情骗局

套路虽然常见

但总有人上当受骗

近日,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清水河派出所闻警而动,快速反应, 先后成功拦截了两起电信诈骗。

01购买疫情管制类药品?

4月25日上午,家住罗湖区清水河街道的谭女士接到自称为“江门市统计局”的电话,对方称有人拿其身份证开通微信,在微信上买疫情管制类的药品,让其配合调查自证清白。

事主谭女士立即按照对方的操作进行了呼叫转移,并截图银行卡余额给对方,直到对方一直询问其银行卡密码时,事主才怀疑遇到了诈骗,遂报警求助。

当民警赶到事主住处时,骗子还在不断蛊惑谭女士让其转账,民警告知谭女士立即挂断电话不要再理会对方的任何“提示”。

随后民警也耐心跟谭女士分析“冒充公检法”诈骗的普遍套路,并宣传讲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知识,提醒其要提高警惕,不要向不明账户转账汇款,并现场帮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指导开通预警功能。

骗子的手法

1

第一步

冒充官方机构部门的工作人员,告知事主涉嫌违法犯罪行为或涉及个人利益的情况。

2

第二步

通过媒介发送虚假工作证、逮捕令,让事主相信自己涉嫌犯罪,需要配合调查。

3

第三步

要求事主进行转账汇款到所谓的"安全账户”或者骗取信息盗刷资金,完成诈骗。

公检法机关不会使用微信、QQ等视频聊天软件进行办案,更不会要求市民提供所有的账户信息,通过资金清查的方式证明自己的清白。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凡是涉及钱财问题的,请务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02能秒到款的贷款APP

但因填写的个人信息与账号不符,导致被冻结其贷款资金2万元人民币,现需要将个人身份证、银行卡和本人手持身份证照片递交到当地银保监会核实,并需要事主提交1万元人民币作为认证解冻金。

曾女士到派出所时骗子还在不断给事主发信息,派出所反诈专员耐心向曾女士讲解这种诈骗的套路,让她千万不要进行转账操作, 最终成功阻断了事主的财产损失。

骗子的手法

1

第一步

通过短信群发,网上广告、电话等吸引有资金需求的贷款对象。

2

第二步

常以无抵押、无担保 、低利息、个人征信等话术诱导受害者贷款。

3

第三步

再以需缴纳保险费、中介费、手续费、担保费等借口骗取受害人资金。

正规贷款公司不会要求借款人申请贷款前支付“保证金”“手续费”“服务费”等各种费用。贷款人需提高警惕,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到贷款平台,谨防落入诈骗陷阱。

疫情期间

我们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

也要提高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

相信官方媒体发布的权威消息

让骗子们无机可乘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