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明选:港科大不仅孵化了大疆无人机,还有云洲智能无人船

2021-12-11 16:36作者:冯潇慧来源:奥一新闻编辑:南都号

“融合学科应当如何发展?科研成果应当如何实现转化?”12月11日,2021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开幕之际,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接受了记者团的采访。他表示,希望两校在教学和科研上形成紧密的合作;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学校将为学生提供更优异的创业条件。

5605941F-CFC4-4136-8CE3-85C44DDF0C72.jpeg

谈港科大2.0:两所学校要保持平等

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港科大(广州)成为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重点建设项目,2019年9月正式获国家教育部批准筹建,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将与位于香港清水湾的香港科技大学(下称“港科大”)共同构成“香港科技大学2.0”。

倪明选介绍,港科大(广州)与港科大是两所品牌相同、平等的学校,但港科大(广州)与港科大在法人和财务上是独立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希望两所学校在教学、科研和知识转移方面能形成紧密的合作”。谈及学科设置,倪明选表示,在港科大已有的学位,港科大(广州)将不再复制,“例如港科大有计算机系,港科大(广州)就不会有计算机系。”

记者了解到,在港科大坚实的传统学科基础上,港科大(广州)将建立以“枢纽”和“学域”为基础的全新学术架构,发展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落实到具体措施上,倪明选表示,两个学校要保持平等,比如,在教师的招聘标准上要保持一致,师资待遇都是一样的;此外,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标准也是一样的。“两个学校希望能够做到1+1>2的效果”,倪明选表示。

谈学科融合发展:打破旧的教学理念

谈话中,倪明选提及,港科大(广州)将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学生们的主动学习的创新能力。他表示,港科大(广州)的教学方法将全部更新,所有老师进入学校,一开始都要培训怎么上课。倪明选表示,“这是一件更具挑战性的事情,也是必须要做的。”

接下来,港科大将如何推动融合学科的发展?倪明选指出,在原来的学科架构中,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是比较难的,主要是传统的学科架构和评审制度,影响了教师之间合作的意愿。

下一步,港科大(广州)将打破原来旧的方式,“学校的考核和制度决不会按照旧的方法来进行,将从各个理念去打破这种判断。”从港科大(广州)“枢纽”的学术架构来看,这也支持了不同专业领域的人一起合作,发散讨论,释放更多创造力。倪明选表示,“我们不希望‘枢纽’本身变成一个条框,整个设计理念要打破各种限制,鼓励不同专业领域的人相互合作”。

谈科研成果转化:为创业提供更优异的条件

立足粤港澳大湾,港科大(广州)将推动知识转移创新,用新的科研成果、新技术的诞生,孵化出新的产业。不过众所周知,科技成果转化在全世界都是一个世纪级难题,港科大(广州)如何孵化更多类似“大疆”这样的独角兽企业?

“科技成果转化确实难度很大,有很多复杂的因素”,倪明选表示,“早期的老师们讲课非常好,科研水平非常高,学校的排名也节节上升。但是当时更多学生毕业后想到的是继续深造。2006年,王涛等人创立了大疆,他们后来的成功对我们港科大整个学校的影响蛮大的。很多毕业生发现,深造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创业也可能是一条出路。学校的风气改变了,更多年轻人敢于去尝试做新的东西。”

倪明选透露,港科大孵化了数百家独角兽企业,不只是大疆无人机,还有云洲智能无人船——“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我们港科大(广州)更有底气去做这方面的工作,支持学生们创业,让学生们少走弯路。”

关于创业,倪明选表示,依托大湾区,很高兴看到包括广州在内的很多地方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好的创业生态环境;而学校也需要对有创业兴趣的学生们进行培养,为学生们提供更优异的条件。


奥一新闻记者 冯潇慧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