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国的白酒,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会是茅台酒。拥有70年非凡历史的“国酒茅台”将如何在世界上传播中国文化、讲好品牌故事?
12月3日,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静仁在“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研讨会上表示,贵州茅台从一个只有39人的小作坊成长为拥有4.3万员工的大企业,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完成好党交代的任务”是贵州茅台走向全球智能品牌的内生动力。接下来,贵州茅台将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强化品牌建设,促进文化交流。

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静仁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给了茅台走向世界的土壤和动能。李静仁表示:未来,茅台培育品牌的眼光不仅局限于中国市场,更要重视在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中,吸引更多认同者。
“企业赢得广泛的认同与尊重,是让世界读懂中国的最好方式。”李静仁介绍称,不久前,全球权威品牌价值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在英国伦敦发布“2021全球烈酒品牌价值50强”榜单,茅台以453.33亿美元的品牌价值,连续6年蝉联全球烈酒第一品牌,品牌价值同比增长15.3%。
闪耀的数据表明,茅台作为全球知名烈酒龙头,正以强劲的势头占据品牌优势,践行着“中国茅台香飘世界”的口号。从1915年第一次走出国门,到如今的“香飘世界”,“硬核”的质量标准是茅台最大的说服力。
记者了解到,与世界上很多知名烈酒一样,茅台首先成长于一个有特殊土壤、特殊气候、特殊地形的地区,同时拥有一整套复杂、严苛、漫长的酿造工艺,从原料准备、酿造到产品出厂,要经过30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每一滴茅台酒,都需要长时间的存放,也需要工人和技师反复调配,至少经过5年时间,才能装瓶出厂。多年来,为了保证品质和口感,茅台不仅培育了一支优秀的工匠队伍、一支出色的酿酒工程师团队,还拥有了全球先进的酿造分析设备和数据检测体系。2020年,茅台酒单品销售额、盈利能力稳居国内酒业、全球酒业第一,得到了世界广泛的认可。
走向世界的贵州茅台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文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佳路径。”李静仁表示,近年来,茅台在全球市场持续发力,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
酒与文化自古以来便密不可分。对于全球大多数国家的消费者来说,茅台既是一种中国烈酒,也是一种神秘的东方文化。2017年至2019年,“文化茅台‘一带一路’行”先后走进南非、纳米比亚、莫桑比克,澳洲悉尼、新西兰,南美智利、阿根廷、秘鲁和东非坦桑尼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地,讲述茅台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文化茅台”战略的启动也是茅台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以国际视野化和世界眼光来塑造企业形象和气质,将会给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群体,带来特殊的文化体验。相信茅台硬核的品质和口感,一定能让更多国际消费者成为茅台的粉丝。
若非国强民富,哪来茅台飘香?李静仁指出,从50年代的工业化之初,到改革开放40年来的活力绽放,再到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全面迈进,茅台的案例是众多中国企业在党的领导下实现腾飞的一个缩影。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强化品牌建设,促进文化交流,为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茅台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