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机遇在哪里?立白是否会涨价?立白集团许晓东对话奥一

2021-12-02 08:11作者:管玉慧来源:奥一新闻编辑:南都号
微信图片_20211124162155.jpg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组织的作用是任何组织无法取代的。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建设就覆盖到哪里。随着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少企业都日益重视党建工作。

从白手起家,到如今的年销售额超过200亿,1994年成立的老牌日化巨头广州立白集团是被公认好用的国货之光,而立白集团的党建文化同样是全国非公企业的典范。

作为广州市第一批成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立白集团早在2001年便成立了党组织,2008年升格为党委,并先后成立党委、纪委、工会、团委、统战部、武装部、妇委、预备役警卫调整连等8大机构。目前,立白集团共有员工约一万人,党员占比16%以上。是全国党组织架构最健全的非公企业之一,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十大优秀非公党组织典型”。

12月1日,在第六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上,记者采访了立白集团党委书记许晓东,听他讲述民营企业做党建的新思路、新故事,以及立白集团绿色发展的目标与计划。

微信图片_20211202123420.jpg

许晓东


谈党建: 高质量党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奥一记者: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立白集团早在20年前就成立党支部,初衷是什么?

许晓东:立白集团党组织到今年正好是成立20周年。在2001年立白集团党支部成立大会上,董事长陈凯旋就明确指出:立白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离不开党和政府给我们创造的良好稳定的营商环境。所以立白集团发展起来以后,我们一定要回报党、回报社会、回报国家。他的内心里面是怀着对党的感激之情,来支持我们开展党建工作的。公司的各项费用都有预算,但党组织的费用不受预算限制,只要是有利于党建工作,有利于企业发展,他都支持。截至目前,立白集团累计投入的党建费用已超过6000万元。

奥一记者:请您介绍一下立白集团党组织建设有哪些独特之处?是如何开展的?

许晓东:立白集团在全国有员工一万名左右,党员总人数占比超过16%,这个比例在非公企业里面是算是较高的。开展党建活动时,怎么样才能够吸引青年党员、青年员工参与?这既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难点,也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所在。

创新,是立白党建的灵魂。首先是在载体方面不断地创新。我们是全国第一个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来观看党建活动的基层党组织。立白集团在2016年的时候就把网络直播这种形式引入到了“两学一做”的学习过程中。只要有手机和网络就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如果赶上业务员手头繁忙,还可以看直播回放,这就解决了一个学习覆盖面的问题。

立白首创的“微信党课辅导”——“党员摇一摇,书记聊一聊”模式,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列入“两学一做”基层创新典型案例。其实操作也很简单,我们约定在同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党员和我一起拿起手机摇一摇。如果在总部的党员摇到我,他就到我的办公室和我进行面对面聊天;如果外地的党员摇到我,我们就用微信视频聊天,实现了“点对点”思想辅导。

此外,我们打造了非公企业首个党建微信小程序,员工动动手指,服务即可上门,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利用这些新技术、新手段使我们的党建工作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贴近员工。

其次是活动创新。我常说要寓教于乐,要让党员群众特别是青年人,愿意围绕在党组织周围,让他们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党组织的教育。比如说,我们现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们就设计了一个“城市越野赛”的项目,叫做“寻找红色印记”。我们在广州城里设定五个红色打卡点。参赛员工出发前会抽一道问答题,答案可能是一个革命故事,也可能是一个革命典故。员工需要回答正确才可以获取打卡地址,而每个打卡点都会有相应的问题。在参赛员工通关的过程中,我们还设置了不同的考核维度和玩法,最后通过打分决出胜负。这样既增加了活动的难度,也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那么现在的年轻人就会觉得这种活动很有挑战性,很好玩,但其实他玩的过程就是接受党史教育的过程。

奥一记者:您认为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

许晓东:立白党建,与时代共生长。我们每年都会制定一个党建工作的规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根据从中央到地方上级党委的一些要求,来制定工作计划,比如说我们今年的重点工作是学党史,那么,我们也就围绕着“如何学党史”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规划。第二个是围绕着企业内部的中心工作,来发挥党委的作用,促进企业完成工作目标。第三个方面就是不断地去夯实和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工作。

立白特色的党建还体现在把党建工作分别和生产经营、人才培养、企业文化、群众工作、廉洁建设结合起来。举例说,党建工作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相结合,就是要号召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销售攀高有党员、技术攻关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的局面"。也由此推动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立白集团发明专利位居国内同行之首,其中90%的发明专利由党员骨干牵头完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党员骨干首创“数字化订货会”,仅2020年上半年就召开2500多场,销售额达到6.5亿元。自成立党组织以来,公司销售营业额实现20倍高速增长。

谈环保:立白“减碳”行动提速

奥一记者:日化企业销量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塑料污染的问题。我们了解到,立白集团近日获得国内首个“双易”认证,减少塑料用量,开创了行业先河,请您谈谈背后的故事?

许晓东:首先我要谈一谈“双易”标识的意义。全球每年会产生很多的塑料废弃物。据统计,中国塑料废弃物的回收率只达到30%左右,也就意味着有多达70%的塑料废弃物或焚烧或填埋,对环境造成很大负担。而这70%的塑料废弃物里面基本上都是塑料软包装,因为塑料硬包装,比如说饮料瓶,回收率是比较高的。但塑料软包装,比如说洗涤用品、饮料食品里面用到的塑料包装袋往往就没有办法回收利用。这是为什么呢?通常为了达到使用效果,比如要保证包装的光亮、韧性、印刷效果等,塑料软包装会采取多种复合的材质制作,也就是说它是几种不同材料的复合,即便回收也很难再利用。所以早在2019年,我们就和塑料粒子生产商陶氏及制袋供应商福建凯达,进行联合研究和科技攻关。2020年我们攻克了这一难题,把复合材质的塑料软包装改成了单一材质的塑料软包装,在保证使用效果的同时,方便回收和再利用。2021年我们获得了检测认证专业机构莱茵颁发的塑料软包装“双易”认证优秀评级的证书,成为国内同行业里面首家采取单一材质的塑料软包装的企业。我们最先是将这项技术应用在洗衣凝珠等产品上,接下来将会推广到所有产品的包装使用上。同时也希望社会上更多企业一起参与进来,共同推进塑料循环经济,为我国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奥一记者:立白集团在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方面还将有哪些举措?

许晓东:除了“双易”认证的塑料软包装推广使用之外,立白集团还成立了“双碳战略委员会”,制定了构建立白集团绿色指标体系,接下来我们会从各个环节去推行节能减排,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立白集团拥有行内唯一“中国轻工业绿色洗涤用品重点实验室”和“中国轻工业绿色洗涤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我们将充分发挥实验室和技术研究中心的作用,从产品的配方研究,到原材料的使用,将采用更多绿色、可再生的能源,来达到节能减排和高效环保的目标。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实现绿色原料、绿色配方、绿色技术、绿色制造、绿色产品,从而给消费者带来绿色生活。


谈发展:国产日化品牌崛起要找准突破点

奥一记者:中国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的化妆日化消费市场。2025年市场有望突破万亿成为全球第一,与国际日化巨头相比,您认为传统国货品牌竞争优势与机遇在哪里?

许晓东:我个人认为国内品牌会更了解中国的消费者,更了解中国消费者的使用的习惯和需求,从而去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解决消费者的需求痛点。其次,传统日化品牌在国内的市场销售、经销渠道等方面,可能会更具优势。

我认为,国内品牌和外资品牌在竞争中要想取得突破,首先要找准突破点。毕竟很多国外日化巨头都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他们有很成熟的市场经营、品牌推广经验。从这一点来说,国内品牌与之竞争就要找到突破口,比如说研发中草药配方产品,先通过某些品类为突破,以点带面,才能够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实现超越。此外,目前兴起的国潮风对于国内品牌来说也是一个机会。中国的文化元素怎么和中国的产品去结合起来,满足现在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我觉得对于国产日化品牌来说,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奥一记者:后疫情时代,原材料上涨的大背景下,国内消费龙头和国外日化龙头均有提价动作,立白集团未来将如何解决成本上升的问题?会在消费端有所体现吗?

许晓东:立白集团暂时还没有涨价计划。不可否认,原材料价格上涨确实给我们的经营带来很大压力。尤其洗涤用品的主要原材料来自石油附属品,目前价格已上涨超过50%。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方面通过内部工艺流程的改造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是加大研发投入,用可再生原材料来代替石油附属品原材料。目前在立白新开发的产品里,有70%的产品已经是在使用可再生的原材料。这种可再生的原材料生物学价值性更高,对环境也更加友好。如果能够大规模使用的话,价格成本也将得到一定的控制。第三方面,我们和上游供应商建立的是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会因为一时的价格上涨而影响到整个原材料供应价格水平波动。所以目前来说,我们没有调价计划,也不会把原材料价格上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奥一新闻记者 管玉慧   摄影记者 姜丹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