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广州),读懂中国】蔡崇达谈讲好中国故事:从自己内心走到别人内心路径最快

2021-12-01 20:48作者:刘婕来源:奥一新闻编辑:黄缤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在12月1日举办的“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专题论坛上,畅销书《皮囊》作者、《中国新闻周刊》原执行主编蔡崇达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了分享,并在会后就青年创业、文学创作等话题接受奥一新闻记者专访。

WechatIMG57.jpeg


蔡崇达参会发言,讲述中国故事发展

“中国故事需要在世界做新的讲述。”蔡崇达坦言。多年的媒体从业经验赋予了蔡崇达不一样的感受,他直言,他越发感觉到,目前缺乏的是将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的机会。

“我有幸处于中国杂志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也遗憾没有太多机会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在记录和表达中国故事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到对方有一套清晰而且非常顽固的理解体系,每个人只能看到他心里已经存在的东西。”蔡崇达表示。这也是他作为中国作家,所察觉到的讲述中国故事时存在的难点。

蔡崇达的作品《皮囊》广受海内外欢迎,但他在演讲中表示,欧美出版中国的图书极少,中国作家在欧美市场里销售超过3000册的书屈指可数。

“这是世界的表达通道存在问题,也还有中国表达者自己的问题。”蔡崇达说。“尽管我们表达载体丰富,信息发达,但世界缺少真实鲜活的中国故事。新青年怎样讲好中国故事,在我看来是必须去完成的命题。”

蔡崇达认为,讲中国故事,就是讲发自内心感受到的一切。“走向自己内心深处,是通往他人内心深处最快的路径。”蔡崇达分享到。

WechatIMG56.jpeg


表达方式是多样的,青年人要做爱好的事情

会后,蔡崇达就青年创业、文学创作等话题接受奥一新闻记者专访。

奥一新闻:您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位创业者,目前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品牌,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您在创业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

蔡崇达:我创业其实是一种“不务正业”,因为我来自福建泉州,是中国很多服装品牌之乡吧,小时候我妈妈就是做衣服把我养大的,她是一位缝纫工。所以当时我在《GQ》这本时尚杂志工作的时候,在一群朋友撺掇下进行了创业。我负责内容和审美,他们负责运营这一块。


奥一新闻:与文字创作相比,这段服装创业的经历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蔡崇达:我可能对于服装品牌不是很专业。因为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的中国,我才有这样的尝试机会。以前我可能会用文字表达,而创业过程中,我是用产品来表达自己的理念和想法。服装被人穿在身上,代表着穿者,是穿者具像化的东西,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有趣的尝试。


奥一新闻:您的品牌目前主要是进行孵化设计师作品,未来您有想过自己成为设计师吗?

蔡崇达:很多品牌我都有合作过,但做了几年后我发现,文学世界对我而言更具有吸引力,因为我可以构建自己的宇宙。所以这两年我并不直接参与运营的工作,主要是在品牌的创业和内容上给予支持。


奥一新闻:您对于现在的新青年,或者一些正在创业的青年,有什么寄语呢?

蔡崇达:实际上我觉得热爱特别重要,有一句可能有点土的话,那就是——什么叫爱好,你爱着爱着就好了。你越好就会越爱,越爱就会越好。我经常被问,为什么文学创作这么苦,还能坚持下来?我会反问对方,如果你真的热爱这件事情,就像一百字《岛屿》,修改一百次你也会非常开心,因为你知道你在进行怎样的跋涉,经历怎样的风景。

所以,我觉得一个人最重要的命题,就是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如果恰好又是他擅长的,那就更幸运了。要是又能让你为社会做点什么事情,那更好不过,这是最幸运的。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也希望可以陪他寻找到的方向。工作纵然辛苦,也耗费心神,但若是热爱,就能从中汲取养分,源源不断地获得支撑内心的力量。


奥一新闻 记者 刘婕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