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季节、雨水等影响,各地菜价有所波动

农业农村部专家:耐储蔬菜供应充足,秋冬蔬菜有保障

2021-10-27 08:29作者:杨存海 易福红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许素霞
“不少菜价涨了”,这是国庆节后很多消费者的感受

GA10_GA10_0278_67f2b8d06b.jpg

  深圳福田,华荣净菜市场,市民在挑选蔬菜。 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

  “不少菜价涨了”,这是国庆节后很多消费者的感受。记者近日走访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商超等多地发现,受汛情、季节性因素等多重影响,菠菜、黄瓜等蔬菜“身价”上涨,未来蔬菜价格或将继续走高。

农业农村部蔬菜市场分析预警团队首席分析师张晶表示,北方冷凉地区夏菜种植面积同比增加,耐储蔬菜供应充足。目前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秋冬蔬菜供给有保障。

  广州

  肉类、海鲜价格稳定,菜价有变化

  青瓜6.5元一斤、四季豆10元一斤、萝卜4元一斤、苦瓜7元一斤……近日,记者走访部分商超、农贸市场了解到,受降温、汛情等因素影响,近日不少蔬菜价格上涨,青瓜、菠菜、生菜等品类价格翻了一番。

  “一根丝瓜7元,一把四季豆5元,两斤多叶菜17元,这一餐蔬菜花了近30元。”在海珠区一家农贸市场刚买完菜的阿伯告诉记者。

  沙园西华市场,萝卜3.5-4元一斤,四季豆10元一斤,青瓜、菜心6.5元一斤,苦瓜5-7元一斤……和上个月对比,一些蔬菜价格涨了。

  “最近肉价、海鲜价格都非常稳定,唯独蔬菜价格上涨了一些,这跟汛情、季节等因素相关。”据沙园西华市场相关负责人分析。

  据江南市场蔬菜交易数据显示,最近一周,江南市场蔬菜日均交易量8565吨,环比上升0.61%;成交均价4.32元/公斤,环比上升9.99%。江南市场相关负责人分析,近段时间广东地区大幅降温,炎热天气一去不复返,由此导致菜价上涨。

  深圳

  蔬菜整体供应充足

  “相比前段时间,蔬菜整体平均涨幅大约25%—30%。其中,西兰花、菠菜、白萝卜、油麦菜、香菜、芹菜等蔬菜涨幅较大。比如,菠菜此前批发价最高8元/斤,现在约12元/斤;油麦菜此前3至3.5元/斤,现在6元。”福田农批内一位主营叶子菜商户成大姐向记者细数着近期菜价波动情况。

  深农集团旗下的深圳最大“菜篮子”海吉星监测数据显示,10月23日,该市场重点监测的20个蔬菜单品整体均价为7.1元/公斤,环比前一日上升9%。近7日蔬菜均价为5.9元/公斤,环比前7日上涨约20%。其中,涨幅较大蔬菜有菠菜、苦瓜、茄瓜等。

  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天气转好,近两天已经有部分蔬菜价格在慢慢回落,例如青瓜从之前最高每斤9元回落到5元,油麦菜近两日也略有走低。多位蔬菜商家表示,后续若天气持续晴好,广东产地蔬菜产量恢复后,本地叶子菜价格或将在一两周内逐步回落。

  台风、降温等因素虽然给深圳菜价带来一定影响,但深圳蔬菜整体供应充足。记者从深圳海吉星了解到,10月23日,该市场蔬菜来货总量合计6173吨,与前一日相比增幅5%,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加88吨。共有22个产地来货,其中主要以广东、云南及山东为主,分别占比31%、27%、18%。

  佛山

  冬储菜开始上市,供应有望逐步恢复 

  据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披露的数据显示,10月21日佛山市的叶菜平均零售价为5.19元、非叶菜为4.59元,环比分别微升2.02%、持平。这些数据在3个月之前的7月21日还是4.04元与3.76元,涨幅达到了28.5%与22.1%。

  佛山发改局发布的《2021年第42周佛山市场价格监测简况》分析道:随着冷空气影响减弱以及后期大白菜等部分冬储菜开始增量上市,供应有望逐步恢复,预计佛山市蔬菜价格升幅或将收窄。

  24日,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上周佛山市重要民生商品和疫情防护用品物价监测情况,除蔬菜价格受冷空气和换季供应减少影响出现明显上涨外,其他商品价格总体平稳运行。

  监测的30种主要蔬菜上周平均零售价4.82元(每500g,下同),环比上升10.3%。其中,叶菜类环比上升13.44%,非叶菜类环比上升7.78%。涨幅靠前的是西洋菜、白苋菜、苦瓜、白萝卜,特别是西洋菜市场供少需多,出现短暂脱销现象,价格从上上周每500克5.0元涨至7.8元,领涨菜价。

  北京

  商家减少备货,批发商收不上货

  “一斤涨到了12元,这价搁以前能买3斤了!”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社区果蔬超市,附近居民徐女士本想买些菠菜清炒,但看到价签后就放弃了。

  “菠菜太贵了!批发价超过10元一斤,最近几天没敢上货。”超市销售人员曾女士说,部分蔬菜售价高没人买,损耗大,都已经减少备货。

  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有着7年蔬菜批发经验的许先生坦言,“跟平常2元多一斤的收购价相比,现在菠菜收购价涨到6元一斤,还从未见过。”

  “菠菜产量有限,即使抬高收购价,也收不上来多少。”许先生说,往常两天就能收一车,现在至少要3到4天。

  10月26日,北京市商务局一级巡视员王洪存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受多种因素影响,十一过后北京市蔬菜特别是叶类菜价格持续上涨。

  王洪存介绍,10月1日至20日,新发地、大洋路、岳各庄等7家一级批发市场蔬菜上市量日均稳定在2.2万吨,受北方几次寒潮影响,原来可以再供应一段时间的北方相关品种蔬菜提前退市。

  监测显示,近期批发端蔬菜供应量有所下降,由于北京市流通渠道的多样性,市场终端货源仍然充足,供应平稳。但10月份以来,蔬菜价格总体呈波动上行趋势。10月1日-25日,北京市蔬菜平均批发价,月环比上涨39.8%;综合零售价月环比上涨20.4%。部分叶类菜、鲜嫩蔬菜上涨幅度更大,有的超过50%或更多。

  焦点1

  今年菜价为何反常跳涨?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正处于“青黄不接”之时,夏季蔬菜上市基本结束,秋冬蔬菜少量上市,再加上今年降温快、雨水多,主要产区蔬菜生长缓慢,部分地区蔬菜被雨水淹后减产,市场供应量减少,造成菜价明显上涨。

  张晶表示,近期蔬菜价格反常跳涨主要是受降雨、低温影响。今秋降雨比常年明显偏多,尤其是9月下旬以来,北方大范围连续降雨,且降温迅速。受大范围、长时间连续降雨影响,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北方蔬菜产区多地出现菜田受淹现象,蔬菜采收困难,收购成本大幅增加。10月份以来,鲜嫩蔬菜上市量明显下降,部分品种10月份均价大幅上涨,总体菜价也呈现跳涨。

  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蔬菜价格分析员何晓杰说,随着天气日渐转凉,北方产区蔬菜稳步退市,西红柿、有机花菜等蔬菜供应紧张,促使价格上扬。

  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分析,以北京市场的菠菜为例,受连续降雨影响,山东聊城露地生产的菠菜被浸泡,没法及时安排农户补种,只能靠后续大棚生产来保障供应,但是大棚生产的菠菜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上市。目前,只有辽宁等地少量大棚菠菜可以上市,供应大幅减少,导致菜价高涨。

  此外,今年以来,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上涨,拉高蔬菜种植成本;油价持续上行,9月份,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3.4%、25.7%,带动运输费用增加等,也助推菜价上涨。

  焦点2

  菜价未来走势?

  从蔬菜供给基本面来看,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保持供需平衡有较好支撑。

  “后续随着蔬菜生产恢复,一些推迟上市的蔬菜集中上市,部分品种价格也可能回落,但连续降雨已影响到部分地方秋冬茬蔬菜定植,可能出现茬口衔接不畅等情况,预计冬季蔬菜价格整体偏高。”张晶说。

  对于蔬菜价格未来走势,张晶预测,“后期蔬菜价格可能还将继续上行,尤其是受灾产区部分品种价格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高位。待推迟上市的蔬菜集中上市后,菜价或将回落至常年同期平均水平”。

  何晓杰分析,目前蔬菜市场需求走强,如北方客户积极进场,以及国庆节后学校开学、单位开工,食堂需求增强。此外,山西等地受强降雨影响,蔬菜自供能力不足,采购商需求放大,走货畅快,短期内价格易涨难跌。

  不少蔬菜批发商预测,随着天气转晴,蔬菜运输恢复正常,菜价将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往年正常价格。

  焦点3

  后期供应有保障吗?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说,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畅通物资下乡进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加强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及时发布价格和供求信息;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抓好秋季蔬菜生产,切实保障“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

  张晶表示,多雨、低温对秋季蔬菜供应产生的不利影响分即期和延期两种:即期影响主要是蔬菜生长速度减缓和采收不便,短时间可恢复;延期影响主要是对蔬菜本身造成的伤害,如根部、枝干部分受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复壮,有的甚至直接损失了上市量。展望后市,今年菜价普遍偏高,种植户扩种意向较强,北方冷凉地区夏菜种植面积同比增加,耐储蔬菜供应充足,目前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秋冬蔬菜供给有保障。

  焦点4

  菜价波动的背后?

  菜价波动的背后,是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曾经,北方城市冬季吃菜难、选择少。随着蔬菜大棚的兴起和“菜篮子”工程的实施,蔬菜产业多次转型,种类不断丰富,布局和流通逐步优化。总体看,我国蔬菜供应有充分保障,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多年位列世界第一,并遥遥领先。相比别的国家,中国人可以用很低的价格吃上种类更丰富的蔬菜。

  虽然我国蔬菜产业竞争力居世界前列,但近年来自身也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相比粮食,蔬菜生产机械化率依然较低,从种到收比较费工费时。随着城镇化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且薪资上升,土地流转费用上涨,这都是刚性成本。加之消费者需求日益高端化,新奇特优品种比例扩大。所以,近年来蔬菜价格总体呈稳中略升态势。

  监测

  耐储运蔬菜价格稳定

  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10月15日-22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1.68,比上周上升4.43点,比去年同期上升0.84个点。

  全国286家产销地批发市场19种蔬菜平均价格为4.87元/公斤,比前一周上升11.6%,同比上升27.4%。监测的19种蔬菜价格中,菜花、茄子、菠菜、豆角和芹菜的价格环比涨幅较大,幅度分别为26.9%、20.3%、17.5%、16.8%和16.7%。相对而言,耐储运蔬菜的价格保持稳定。

  据商务部监测,10月18日-24日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零售价格情况如下:蔬菜零售价格大幅上涨。受降雨降温天气影响,北方在田蔬菜生产受损,市场供应阶段性下降,加之生产运输成本增加,上周30种蔬菜零售均价环比上涨7.9%。其中,黄瓜、茄子及圆白菜价格涨幅较大,环比分别上涨16.9%、16.9和16.7%。后期天气晴好,随着蔬菜产能恢复,上市量将逐步增加,预计蔬菜价格涨幅收窄。

  统筹:杨存海 易福红

  综合新华社、央视、经济日报、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佛山日报、中国三农发布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