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在职教师违规补课被处分

2021-08-25 09:26作者:黄慧诗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黄晓航
教育部公布校外培训违规典型案例

8月24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一批校外培训违规行为处理典型案例,涉及北京、浙江、湖南、福建、江苏等多个地方。

其中北京市公布的三起案件皆为在职教师违规补课。除了从事有偿补课外,出借教师资格证、为校外培训机构发放传单并领取报酬等行为均属于违规。涉事五名教师被给予警告处分,并调离教学岗位。

由于在职教师不得在校外补课,不少机构打起学校的主意。江苏省仪征市陈集镇雏鹰教育咨询服务中心负责人,在任职当地小学校长的丈夫的帮助下,组织学生到教师宿舍内补课。被群众举报后,涉事人员不仅不履行疫情防控职责,还提前将学生转移到租用教室继续补课,最终被给予严重警告和党内警告处分。

类似的机构违规行为还包括无证办学。浙江省义乌市执法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在江东街道侯儿小区发现一家无证办学的教育培训机构,内有五名无教师资格证人员正在对29名学生进行培训。涉事机构最终被没收违法所得4.6万元,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罚款。

而在湖南省浏阳市,现玳教育培训学校则因提供虚假合同、未开具收据、制作虚假收据、一次性收费超三个月、收入未纳入机构财务账户等违法行为,被当地教育局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

此前受到多次整治的虚假宣传行为同样被列入典型案例中。福建省福州市福州高宏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因发布“每年培训3000名中高考全日制学员”“福州旗山校区建筑面积超过20000平方”“占地面积近20亩”“有近8000平方的操场”等虚假广告,被罚款五万元。

自7月24日教育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文件以来,各地纷纷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试点城市中已有广州、成都、北京、上海等地先后出台“双减”配套落实政策。

8月24日,上海市公布“双减”实施细则。文件称,要用一年时间实现线上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规范工作如期完成,学生学业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精力负担有效减轻。

具体政策上,相关细则要求从严审批培训机构,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将重新审核并统一登记为双重管理的非营利性机构。与此同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