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深圳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358.9万辆,同比增长3.1%,虽较之2019年增速有所放缓,但现有停车场数量依旧难以满足市民对于停车位的需求,导致“停车难、停车久”等现象加剧,医院尤为严重。
而与“停车难”相伴的停车收费问题也存在不少争议。为此,奥一实测研究院团队走访了深圳20余家医院停车场,进行了深入调研,与大家一起探讨深圳医院停车场收费、停车等问题。
本期测评医院:深圳市中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深圳市儿童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预约停车提示牌成摆设
医院门前成违停高发地
8月2日上午11时22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门前“即走即停”通道上,出租车排起了长队,人行道上不时有新进入的车辆横在中间,而预约车辆通道则较为空闲。

往前走约20米,预约停车二维码提示牌醒目地立在医院门前,记者试着扫码,软件即显示“车场预约已满,建议您预约周边停车场或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但当记者向管理人员询问是否还有车位时,其却告知还有,直接把车开进去就行。
为何有空闲车位,预约停车软件上还显示“车位已满”?
停车场管理人员称,提示牌好几年前就挂着了,现在不用预约也能停车,停不了就在外面排队。至于牌子为什么没撤下来,他们也不好向医院建议。
门前同样设有预约停车提示牌的深圳市儿童医院,软件预约功能则可正常使用,正午12点仍有富余车位,且可预约近一周的院内车位。
经记者观察,对于没有预约功能的医院停车场,驱车前来看病的市民往往需要在门外等上一段时间,效率较低。
据各医院停车场管理人员的反馈,医院停车高峰期大致在上午的七点至十一点半,以及下午的一点半至五点。
“家里人不着急的话,我一般只在中午开车来,不然其他时间得磨耐性排队,简直‘一位难求’。”一位刚在北大深圳医院停好车的车主无奈表示。
下午两点,奥一测评团队记者来到深圳市中医院,这里可以说是车辆违停的“重灾区”。
门前排队车辆绵延百米有余,且不仅占着黄色违停网格线,人行道也只留了一块仅可容纳一辆电动车大小的空间,路人和电动车都得小心翼翼地通过,加剧交通堵塞。
“中医院这每天都堵得很,有一次经过,正好停着的车子启动,差点撞到人。”住在附近的刘女士对该路段交通安全问题很是苦恼。

进入深圳市中医院,记者发现院内车辆乱停放问题不逊于院外,各门诊楼外除了入口处与中间过道,露天位置均有车辆“见缝插针”。地下停车场内更有车辆直接停在“消防通道,禁止停车”标识旁,但凡有能通过两辆车的车道,时不时就会出现车辆停在车道上的情况。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该院面积不大,几乎每栋门诊楼下都被私家车层层包围,车辆甚至外溢到了停车场出口处。核酸检测点前也停了一排车,市民经过需绕圈通行。
带孩子来看病的何先生调侃道:“要不是大家都拿着就诊单,我还有种来到停车场而不是医院的错觉。”
本期测评停车场中,停车位相对较富余的是深圳市儿童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人工与软件收费不同
车主对停车费标准看法不一
在寸土寸金的福田区,各大医院停车收费情况如何?
在本次测评的医院停车场中,深圳市中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深圳市儿童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四家医院的停车场,均被纳入了市政府停车收费改革试点范畴,根据相关规定,改革试点医院分峰谷时段和是否为就诊车辆两个维度进行停车收费:
(一)高峰时段(7:30-19:30)机动车停放服务费:1.就诊人员车辆(只限1辆,凭当日门诊收费票据或者住院押金、住院费用收据等就医凭证认定)停放服务收费执行以下标准:每天高峰时段10元/辆,当日高峰时段内多次进场的不再另外收费。2.非就诊人员车辆停放服务费:第一小时内15元/辆,超过部分每半小时3元/辆。
(二)非高峰时段(19:30至次日7:30)机动车停放服务费:就诊人员车辆每次收费5元,非就诊人员车辆每次收费10元。
(三)大车(指额定载重2吨以上或载客20座以上的各种机动车)可按上述相应的高峰、非高峰时段收费标准加倍收费。
(四)机动车停放时间不超过30分钟的,免收车辆停放服务费。
举个例子,普通机动车如停满24小时,在不多次进出的情况下,就诊车辆仅需支付15元,非就诊车辆则需支付97元。可以看出,医院停车优惠较大程度倾斜于前来就诊的人群。
而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停车场虽属社会公共类别,收费可按需调整,但收费基准价格跟政府指导价一致,唯一不同的是还分露天和室内两个场地区别收费。

彼时,有网友提出疑问,医院是如何区分就诊车辆和非就诊车辆的?
多家医院停车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是在手机平台上缴费,就诊车辆只需将就诊单号与车牌号和手机号绑定在一起,如就诊单号丢失,可向停车场管理人员出示任意能够证明当日在该院就诊的凭证,例如押金单、住院收据等。
记者走访发现,五家医院收费基本符合标准,但也有例外。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一位车主表示:“有一次自己白天来探病停了10小时车,因为没有就诊单,在车库内自行扫码交了60块。但隔天来停同样的时长,到车场出口处缴费却只需要10块,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针对该车主反映的问题,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停车场一位管理人员向记者透露:“绑定不了就诊单的车就开出来,不然在软件上就得交全费了。进医院的车人工操作都当就诊车辆来给优惠了。”
对于医院停车场收费是否合理的问题,许多车主持不同看法。有车主表示,当前车费还算合规,但是停车太难,着急看病的时候加点钱也可以接受。
也有车主认为停车难属看病难问题范畴,“许多像我一样出生在独生子女年代的人,夫妻双方要养三、四个老人,再加上养育一个小孩还好,但如果有两、三个小孩的,医疗、教育支出是笔不小的开销,压力非常大。看病就已经是在消费了,停车能不收费就不收费吧。”
许多看病市民未驱车前往
医院门前衍生打车软件推广业务
奥一测评团队记者8月3日上午11点来到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由于该院地处市中心,医院门前还排着等候进场的车队,加之正值雨天,该路段交通异常拥堵,即便十字路口处有交警在冒雨指挥,车辆往来频率依旧较高。
“上次开车来挂号,堵车排队了得有一个多小时,这次吸取教训,来复诊直接坐地铁过来的,后面走一小段路就到了。”林先生告诉记者。事实上,有许多前来看病的市民也遇到了跟林先生相似的情况。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停车场管理人员称,本院停车位不多,大部分车辆也停得比较久,以至于基本上从早上七点到下午四点停车都得排队。建议就诊市民坐地铁、公交或打车前往。
有需求就有市场,这也让部分商家嗅到了一丝商机。在医院门前,记者发现偶有打车软件平台地推员,向路边等车的人挨个推荐打车优惠活动,不过需要扫码下载APP或关注公众号才可享受优惠。

即便公共交通提供了许多便利,但也有特殊就诊人群离不开私家车,“爱人挺着大肚子不放心挤地铁或者打车,再怎么堵车、排队也得忍啊。”带妻子来做产检的刘先生无奈表示。
找对药方,方可对症下药。医院停车位这一巨大缺口何时能填补、怎么填补的问题,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积极出谋划策,盘活城市车位资源,优化停车效率,方能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