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1年总第108场新闻发布会,广州市“老四区”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规划纲要主要内容及特点。作为广州市的经济龙头,天河区如何描绘十四五蓝图?“到2035年,欲建成世界级中央活力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的天河区。”
图:7月27日 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推进16个城中村改造、30个旧厂改造
众所周知,城市用地一向紧张,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天河区提出了对区域的空间发展潜力挖掘,更加注重“区域协同”和“平衡发展”。
天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饶洁怡介绍到,要重点打造天河中央商务区、广州国际金融城、天河智慧城、天河智谷、天河路商圈、沙河片区等平台,强化重大平台协同联动发展,构筑“两轴两带多片区”的空间发展格局。
其中,依托现代服务经济发展轴和临江高端经济带,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和数字经济,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打造广州沿江产业带核心引擎,并带动产业协同互补。依托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发展轴以及中部创新带,加速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集聚,全方位支撑广州科技创新轴建设。
“同时,我们将以城市更新开拓发展空间,统筹推进16个城中村改造、30个旧厂改造和41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为科创产业、公服设施等腾出空间,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未来五年,预计可新增1千万平方米以上的产业面积。”饶洁怡在发布会上表示。
图:天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饶洁怡
建“宜居宜业宜创” 人才服务机制
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在增强“创新枢纽”引力方面,更加注重“生态完善”和“成果转化”的做法被提出。
天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饶洁怡指出,要突出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依托辖内高校、科研大院大所、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打造综合性科技创新枢纽,加快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策源地;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优工程和中小微科技企业成长计划,建立“宜居宜业宜创”全链条人才服务机制。建设更优的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应用示范。
到2025年末,天河区全区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将达4%,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
实施世界和中国500强培育行动
2025年,天河区全区GDP将达7000亿元,年均增长6%左右,既考虑为省、市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也更加聚焦高质量发展,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留有余地。天河区提出,在增强“经济引擎”动力方面,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质效兼优”。
具体而言,“十四五”时期,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引擎作用,大力发展金融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业、高端专业服务业和现代都市工业等五大主导产业,打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大产业集群。实施世界和中国500强培育行动,支持创新型总部企业发展壮大,力争形成若干家营收超千亿元、30家以上营收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同时推动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天河区金融业规模占全市近二分之一,要挖掘数字金融、金融科技、特色金融等新兴金融的发展潜力,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力争到2025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22%。现代商贸业方面,作为消费大区,倾力打造天河路商圈、珠江新城商圈、天河东部商圈建设,全力支撑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聚焦提质升级,加大平台型电商、供应链企业的引育力度,着力引进培育10家以上新零售标杆企业,抢占数字贸易发展制高点。
高端专业服务业将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形成工程技术服务、人力资源、咨询与调查等若干个营收超200亿,广告、法律服务等若干个营收超百亿元的细分产业集群。另外,天河还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能级跃升。
目前天河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占全市三分之一,“十四五”时期将稳固和重塑产业优势,聚焦行业应用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游戏电竞等领域,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到2025年末将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20%,软件业务收入突破5000亿元。
“十四五”时期,中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省、市提出要打造实体经济产业链。因此天河基于区情和资源禀赋,也提出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工业,不断增强经济发展韧性,通过改造工业园、“工业上楼”等方式拓展空间,聚焦智能设备、卫星及应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领域,大力引进培育研发型、结算型工业总部。力争到2025年末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左右,其中工业占比达7%左右。
营商环境更开放,提升数字政府建设水平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天河区还提出增强“改革窗口”活力方面,更加注重“国际化”和“数字化”。以优化营商环境牵引改革重点突破,深化营商环境、“村改居”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推动与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商事制裁规则相衔接,积极推动组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务与数字经济仲裁中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持续谋划实施一批引领型改革举措,提升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推进数字社会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增强“幸福标杆” 促进优质教育保民生
天河区提出了增强“幸福标杆”魅力的做法,副区长饶洁怡表示,此举将更加聚焦“高品质”和“绿色发展”。
“十四五”时期,天河区将抢抓高铁入城机遇,高标准改造广州东站,打造广州国际金融城站等5个城际铁路枢纽,打造“九纵十一横”主干路网,构筑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在营造绿色生态方面,整合提升“火龙凤”森林公园等生态资源,加快推进马鞍山公园建设,依托碧道建设打造高品质生态休闲走廊,形成“一环、一带、五廊、多园”通山达水的蓝绿空间网络,并通过精细管理不断提升环境品质。
而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天河区将在扩大医疗、教育、养老等优质资源供给上下更大功夫,在兜牢困难群众民生底线上花更大力气,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上出更多实招,全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奥一新闻记者 麦妙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