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南都记者起底饭圈集资乱象,曝光有人鼓动粉丝借贷,相关巨额账目被指监管混乱等情况。此前,南都曾连续对饭圈各类乱象进行调查,发现当打榜成了粉丝“刚需”,也滋生出售卖小号、刷量造假、热搜贩卖的黑灰产业链。
6月15日,“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一段时间以来,“饭圈”粉丝群体在网上互撕谩骂、应援打榜、造谣攻击等问题屡见不鲜,破坏清朗网络生态,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中央网信办决定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
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
南都记者了解到,此次专项行动将针对网上“饭圈”突出问题,重点围绕明星榜单、热门话题、粉丝社群、互动评论等重点环节,全面清理“饭圈”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挑动对立、侮辱诽谤、造谣攻击、恶意营销等各类有害信息,重点打击5类“饭圈”乱象行为。
包括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等行为;“饭圈”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等行为;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行为;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等行为;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行为。
期间,将关闭解散一批诱导集资、造谣攻击、侵犯隐私等影响恶劣的账号、群组,从严处置“饭圈”职业黑粉、恶意营销、网络水军等违法违规账号,从重处置纵容乱象、屡教不改的网站平台。
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专项行动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综合施策和分类管理,督促网站平台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社区规则和用户公约,着力规范“饭圈”各参与主体的网上行为,合理优化“饭圈”粉丝活跃产品的相关功能,强化明星经纪公司、粉丝团规范管理,在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上协同发力,探索形成规范“饭圈”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
南都记者注意到,这已是有关部门近期就饭圈乱象的再次发声。
5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有关情况。据介绍,此次2021年“清朗”专项行动重点任务有8个方面,在网上文化娱乐乱象整治方面,网信办将规范明星及其背后机构、官方粉丝团的网上行为,严厉打击网络暴力,引发网络粉丝群体非理性发声、应援等的行为。
饭圈集资鼓动借贷曾被曝光,刷量造假成产业链
南都此前连续对饭圈乱象进行调查,其中就包括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投票打榜等乱象。
今年4月,南都记者发现,在各种选秀节目的推动下,“集资”成为了粉丝们为偶像明星应援、宣传造势的常见方式,选手的粉丝们也成了饭圈集资的主力军。
在多场饭圈集资比拼活动中,为了能够筹集到更多钱,粉丝们有不少“套路”,而参与到集资中的不乏未成年人。为了筹集到更多的钱,还有粉丝鼓动其他人通过花呗、白条等网络消费借贷参与集资。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金额,后援会甚至会对粉丝提出“惩罚”。
当打榜成了粉丝“刚需”,也滋生出售卖小号、刷量造假、热搜贩卖的黑灰产业链。
南都此前调查发现,在微博运营体系中,悄然做“热搜生意”的不在少数。从购买热门关键词、广告推荐位到修改认证、购买粉丝、转评赞等,每项数据生意都有着明码标价,甚至还有专门的课程传授这项“技术”。
有卖家曾向南都记者提供的报价单显示,微博实时热搜的报价为前三5万、前五4万、前十3.5万、前二十3万、前三十2.5万、前五十2万。卖家还表示,话题还可以单独刷数据,阅读量20元可以刷100万,讨论量200元1万,话题粉丝200元1万。不少粉丝团为偶像增加曝光度,不惜花费大价钱推上热门。
饭圈追星文化的另一面,粉丝接送机、跟机乱象也被诟病。南都记者此前调查发现,在粉丝机场追星现象背后,一批从事明星个人隐私信息贩卖的黑灰产链条正在蔓延滋生。
由有卖家曾向南都记者透露,销售一单明星信息能获得几十元至一百元不等的收入,销售票务、明星签名赚得更多,“1000元很平常”,每个月下来可以赚1至2万元,“比上班轻松”。还有卖家声称可提供追星一条龙服务,50元可以探班迪丽热巴,连属于明星个人隐私的手机号、微信号、酒店地址都可以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