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新增3.2万余座学位,学位申请已启动!

2021-05-28 10:22作者:韦雯 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黄晓航
满足市民对优质学位的需求

5月27日下午,光明区举行“科学城之声”新闻发布会——“我为群众办实事”之教育专场,全面解读光明学位建设、招生政策。据悉,光明区今年新增3.2万余座优质学位,覆盖幼儿园、小一、初一学位,基本满足市民对优质学位的需求。另外,到2025年,光明区将新增基础教育学位6.88万座。

屏幕快照 2021-05-28 上午9.41.07.png

基本满足学位需求

今年全区提供学位总计3.2万余座

备受关注的义务教育学位申请已经启动,发布会上,光明区教育局四级调研员高伟波就市民关心的2021年招生政策进行解读。

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学位申请的标准、时间、系统均一致。小学一年级网上报名时间为5月27日9:00——6月2日17:30;初中一年级网上报名时间为5月28日9:00——6月3日17:30。各招生学校将于7月27日17:00发布录取结果。

学位建设方面,今年该区公民办学校可提供小一学位共计11959座(其中公办小一学位7615个;民办小一学位4344个),初一学位共计8552座(其中公办学位6380个;民办学位2172个),基本能够满足学位需求。

新开办的3所学校,一是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光明星河小学,位于光明街道东周社区,2021-2022学年借址东周小学办学,今年小学一年级招生计划180人;二是光明区华夏中学,位于光明街道东周社区,2021-2022学年借址东周小学办学,今年初中一年级招生计划300人;三是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光明)初中部,位于新湖街道楼村社区,2021-2022学年借址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附属实验高级中学办学,今年初中一年级招生计划200人。

学区划分方面,今年光明区除三所新增公办学校学区划分有变外,其他学校学区划分与2020年保持一致。三所新校学区划分为:星河小学、华夏中学学区为东周社区、光明社区、翠湖社区和楼村社区;市教科院实验学校(光明)初中部学区为楼村社区、上村社区和新庄社区。

入学办法方面,光明今年继续实行积分入学,积分入学办法与2020年基本保持一致。学位类型分为八类;录取规则方面,一是按学位类型从第一类到第八类顺序录取(八类学位分别是:第一类:学区内光明户籍,学区内拥有合法产权房(监护人产权〉50%,户籍地址和居住地址一致);第二类:学区内光明户籍,学区内租房或居住其他住房;第三类:非学区内光明户籍,学区内拥有合法产权房(监护人产权〉50%);第四类:非学区内光明户籍,学区内租房或居住其他住房;第五类:深圳市其他区户籍,学区内拥有合法产权房(监护人产权〉50%);第六类:深圳市其他区户籍,学区内租房或居住其他住房;第七类:非深圳户籍,学区内拥有合法产权房(监护人产权〉50%);第八类:非深圳户籍,学区内租房或居住其他住房。录取规则:一是按学位类型第一类到第八类顺序;二是相同学位类型按积分由高到低顺序;三是学位类型和积分都相同时,以抽签方式确定录取顺序。具体参见《光明区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分入学办法》。);二是相同学位类型按积分由高到低顺序录取;三是学位类型和积分都相同时,以抽签方式确定录取顺序。

幼儿园招生方面,高伟波介绍,今年光明区幼儿园招生与义务教育学校一样,公民办幼儿园均通过招生系统进行报名和录取。幼儿园网上报名时间为6月5日9:00——6月11日17:30。从6月12日开始至7月6日,为幼儿园材料审核、家长、幼儿园材料复核时间;7月中旬,各幼儿园发布录取结果。

2021年秋季光明区公民办幼儿园87所,可提供小班学位11530个,基本能够满足学位需求。全区幼儿园分为小区配套公办园、非小区配套公办园和民办幼儿园三个类型,每一所幼儿园划定一定的招生范围,每一类型的幼儿园对应一种积分入学办法,积分入学办法参照义务教育学位积分办法制定。申请人可根据光明区教育局发布的招生指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填报。

而在招生录取上,按照“先类型,后积分,不同类型不比较积分”方法进行录取。具体规则如下:按学位类型顺序依次录取,先从第一类型开始录取,有空余学位时再录取下一类型,额满即止,即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依次类推。同一学位类型多个申请人积分与录取分数相同且申请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时,以抽签的方式确定录取名单。

高质量高颜值

描绘光明区优质教育资源版图

教育是攸关国家发展、民族兴衰的百年大计,也是寄托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民生工程。据光明区委书记刘胜介绍,“光明行政区成立以来,累计新改扩建学校20所;其中,近三年新增学位数比原有存量学位将近翻了一番,近两年新增学位数比过去十年新增学位数还多……教育投入从2015年的8.68亿元增至2020年的38.47亿,增长了近5倍。”

发布会上,光明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汉波介绍,为推动光明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光明区制定了《光明区公办义务教育和幼儿园学位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5 年)》,黄汉波表示,根据该方案,到2025年,光明区将新增基础教育学位6.88万座,其中,高中学位1.14万座、义务教育学位约4.94万座、公办幼儿园学位8010座。

其中,仅2021年,光明要建设1所区属公办高中——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附属实验高级中学,新增高中学位2100座;新建3所义务段学校——华夏中学、深圳市教科院实验学校(光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光明星河小学,改扩建两所学校——玉律学校、公明第二小学,共新增学位7260座;计划开工建设幼儿园7所,其中,立项4所,实际建成3所,提供学位1080个。

光明区坚持规划引领,推动机制创新。以高质量高颜值发展为主题,依时依势制定教育规划,以规划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印发实施《光明区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光明区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提升指引》等配套文件,在区域教育顶层设计、学校建设、人才引进、校长选拔等方面提出“光明标准”。为高效率、高质量、高颜值推进学校建设工作,光明区成立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定期召开专项会议推进学校建设工作,修订《光明区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提升指引》,高标准建设中小学,为教育发展预留空间。今年新改扩建的6所学校,光明将以打造“百年名校”为追求,提升学校设计和建设标准,让新改扩建学校既有设计感又符合未来教育的需求,成为彰显光明文化气质的新地标。

光明区通过“外引内培”扩大光明优质资源版图,“外引”包括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引进人才。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方面,近年来,光明通过综合性大学办附校,与教育部直属师范高校、本土名校(集团)、科研院所合作办学;引进市内优质公办园布局在6个街道;高起点创办市教科院光明分院,并开办了一批优质学校、幼儿园等。今年开办的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附属实验高级中学,就是光明区与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的一所新型实验高中;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光明)则是光明区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创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依托市教科院雄厚的教育资源优势,在科技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集教育智能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于一体,开创立体的“未来校园”生态系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光明星河小学是光明区人民政府、华南师范大学以及深圳市星河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创办的高品质高起点完全小学,学校依托华南师范大学、华附“联盟”学校在基础教育领域强大的学术与资源优势,基于光明教育“科技、生态、幸福”的区域定位,打造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的典范。接下来,光明将继续加大力度引进深圳本土优质教育品牌入驻光明,不断扩展光明教育优质资源版图。

近年来,一批高水平教育人才,正以“加速度”向光明聚集。据统计,两年来光明区共面向全国引进了名校长10名、名教师107名,认定现有高层次人才1人、现有存量高层次人才5人,引进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毕业生503人,研究生占比85%以上。接下来,光明将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引进工程,计划引进名校长3名,完善“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的机制,探索采取“校长+骨干”团队引进方式,组成学校管理团队,让引进校长拥有强大的团队支撑。常态化引进名工作室主持人、优秀骨干教师和优秀应届毕业生。

光明加强区内学校内涵发展,以区内品牌学校区实验学校为龙头,探索“区域名校办新校”的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新路径,组建“光明实验教育集团”,承办华夏中学,使其在战略规划、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师发展、“五育”并举等方面享有区实验学校的资源,共建品牌内核、品牌效应,进一步增强集团内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活力和办学品质,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内培”同样注重加大力度培养区内教师,为此,光明区高起点打造区教师发展中心,实施“薪火˙PICK UP名师工程”,通过建立“1+N”(即1个名师+N个名师培养对象)名师学习共同体,促进名师引领,薪火“相传”(PICK UP),培养一支专业化(Professional)、创新型(Innovative)、好合作(Cooperative)、善学习(Knowledgable)、愿进取(Updating)的高层次人才队伍。继续大力实施校长能力提升工程、名师工程等,强化教育管理人才培养培训,构建新入职教师、学科教师、德育队伍、管理干部、校长专业化发展的梯队培养体系,两年来,共组织573场教学类、管理类、德育类、科研类、学前教育等培训,累计培训5.34万人次。接下来,光明区教育局还将继续实施强师工程,不断优化新入职教师、学科教师、德育队伍、管理干部、校长专业化发展的梯队培养体系,启动卓越百人计划第三期,为光明的教育事业发展储备人才。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