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面积相当于6座“鸟巢”,最大展厅面积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9月28日,这座深圳人期待三年的世界最大会展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落成宝安。作为发展会展业的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和关系深圳未来百年发展大计的标志性工程,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是深圳全力推进先行示范区建设,更好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双区驱动效应”具体实践。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宝安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对标对表《意见》要求,宝安将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雄厚的产业基础,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谋划实施一批有含金量、示范性的重大改革创新项目和民生项目,全力推动经济、民生等板块创新发展,肩负起宝安在深圳工作大局中的应有担当,当好先行示范“主人翁”,为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添砖加瓦、贡献宝安力量。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落成
发挥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双区驱动效应”
9月28日,全球最大会展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在宝安顺利落成。地处宝安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既身处粤港澳大湾区湾顶、珠三角中心和广东自贸区中心,同时处于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城市圈交会处。
作为发展会展业的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和关系深圳未来百年发展大计的标志性工程,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是深圳全力推进先行示范区建设,更好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双区驱动效应”具体实践,是深圳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的一份特别礼物。
再过一个月,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将迎来首展,未来将有更多的展会落地这里。根据测算,5年后,会展一年的收入将达到150亿,周边相关产业收入就是1350亿。这相当于为宝安腾飞发展定制了个大功率发动机。
路通则财通,财通百业兴。连接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的世界级跨海通道工程深中通道,如火如荼建设的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和卫星厅,绵延通畅的沿江高速,即将开通运营的穗莞深城际铁路……一个个重大交通战略工程落子宝安,串起宝安“海空双港”大综合交通体系,助力会展业真正成为宝安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可以预见,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将以会展为核心驱动和战略性节点,结合空港、轨道等综合性交通枢纽优势,发展会展商贸、创新研发、国际物流与空港经济紧密相关的功能业态和产业集群,为深圳及宝安抢占会展业未来发展制高点,对于深圳构筑开放层次更高、辐射作用更强的全面开放高地,推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优化营商环境
培育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沃土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之一,经过四十年来的高速发展,宝安实现经济腾飞: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3612亿元,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区第八、工业第六、创新第二。
近年来,宝安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高端创新人才与创新资源加速聚集,宝安当之无愧地成为深圳西部的创新高地。统计数据显示,宝安已拥有世界500强投资企业7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941家,全省区县第一。
结合实际,宝安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区委区政府2019年1号文件,以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把宝安打造成为珠江东岸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核心区。从传统加工制造业起家,再到全国产业基础最雄厚、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宝安通过逐步建立起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高质量产业体系,为建设“智造高地”注入新的强劲活力。
宝安是发展的沃土,也是发展的福地。“大家都是宝安土生土长的企业,是我们的心肝宝贝,我们风雨同舟、一起同行。”今年8月,宝安区举行实体经济发展标杆企业表彰大会,宝安区委书记姚任强调,宝安坚持“产业第一、企业至上”,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为企业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多年来,宝安坚定坚守实体经济和工业制造,坚定坚守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出台了系列惠企政策,拓空间、稳租金、降税费,推行政务服务“零跑动”“秒批”“刷脸办”,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后盾,支持企业扎根宝安、发展壮大。
刷新民生成绩单
建设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城
近年来,宝安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将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要务。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近年来,宝安坚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组合拳,保持投入强度,系统治理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鸥鹭齐飞的美好景象,还宝安人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2016年以来,宝安按照“一个模式、三个全面、八大策略”的模式高效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2018年开始,启动历史上涉及面最广的河流整治、管网建设、正本清源改造。经过治理,宝安治水成效明显:宝安已初步形成雨污分流两套系统;66条河流水质持续改善;61条(62段)黑臭水体中,已有55条(56个)基本消除黑臭。备受关注的茅洲河水质大幅好转。
作为深圳的人口大区,宝安社区治理以前存在“小马拉大车”难题。基于此,宝安坚持问题导向、解决思维,探索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全面推进以社区党委为核心、街道社区同向发力、社会多元共治的新时代基层治理宝安模式,实现强核赋能、实时泛在、有效善治。
2018年3月,全国首家纯中医治疗医院在宝安开业。“纯中医治疗源远流长。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是一个新生事物,具有探索和试验性质。”宝安区委书记姚任在开业仪式上表示,给老百姓提供多一种医疗供给、医疗服务、医疗选择是建设的初心。
不论是从治水提质到城中村治理,还是从基层治理到医疗创新,宝安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不断刷新民生建设成绩单,提升市民幸福感、获得感,全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宜业之城和共享家园。
调研并梳理落实清单
能干的马上干 当好先行示范“主人翁”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再次赋予深圳特殊使命。为抓住《意见》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对标对表《意见》要求,宝安在原定位基础上提出“携手前海共建国际一流城市新中心,打造先行示范区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当好‘西协’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珠江口东西岸融合发展的核心引擎;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造先行示范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智创高地”。
9月18日,宝安在传达学习中央、省、市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的会议上特别强调,要深刻领会上级高度重视产业和经济工作的战略意图,把工作抓得更加扎实到位。接下来,宝安将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雄厚的产业基础,深入调研分析产业和经济工作的变化规律,找准重点,牢牢抓住工业这个大头,落实好稳增长各项工作。
经济和社会民生都明确了具体“施工”方向:宝安各街道各部门要用好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政策,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内生动力,促进总部经济等特色经济加快发展。要继续招大商招好商招优商,区产业部门要与各街道对接,各区属国企和社区股份公司要高标准打造产业园区等载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要重点加快桃花源科技创新园扩容等重大产业项目……
宝安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主动对标对表市委全会的部署,组织开展好调研并梳理贯彻落实清单,能干的马上干,需深化研究的马上落实,要肩负起宝安在深圳工作大局中的应有担当,当好先行示范“主人翁”,全力推动各板块工作创新发展。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放开胆子想、迈开步子争、开动脑筋谋、撸起袖子干,凝聚起全区智慧,谋划一批能发挥引擎作用的重大项目,为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作出宝安的应有贡献。
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发展格局初具雏形,宝安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