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据云南新闻网消息,原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和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褚橙创始人褚时健去世,享年91岁。其曾因经济问题被判处无期徒刑,被誉为中国烟草大王、中国橙王,71岁入狱、74岁二次创业、85岁成亿万富翁,是中国最具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之一。
消息显示,褚时健是在今日中午因糖尿病并发症于玉溪市人民医院过世,追悼会日期目前待定。
回顾褚时健的一生,一串“神秘数字”道尽一切
褚时健,云南玉溪人,2002年,保外就医后,时年74岁的褚时健与妻子承包荒山开始种橙,他的“褚橙”被人们誉为“励志橙”。褚橙庄园内有一串神秘数字是“51 62 66 71 74 84”,代表着褚时健的一生——
51
黄色粘板防治蚜虫、糖酒醋液托盘诱杀烟青虫成虫、诱捕器诱杀斜纹夜蛾……距离褚橙庄园200公里外,红塔集团玉溪庄园内的现代化烟草种植大棚内,有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数十套保证有机烟叶生产的病种防治装置。“虫害生物防治是一套从保护烟叶原料与环境角度出发的虫害防治体系。”玉溪庄园工作人员称。
今天,褚时健曾经一手缔造的红塔集团,正在用上述方式生产有机烟叶,以满足目前市场对生态有机与绿色环保的需求。
40年前,作为红塔集团前身的玉溪卷烟厂曾一度濒临倒闭。直到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第二年,51岁的褚时健出任玉溪卷烟厂厂长。
62 66
褚时健任玉溪卷烟厂厂长后,他大胆进行技术改造,从国外引进一流设备,学习国外种烟技术,教授当地农民烟草种植知识,改革创新产烟体制与管理,使得云南香烟畅销中国,在全球知名度颇高。
他一手将这个破破烂烂的小厂发展成为一个“印钞机器”,1998年左右,固定资产达70亿元,年创利税200亿元,创立了价值332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红塔山”,在烟草企业中规模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五。
褚时健在玉溪卷烟厂的实践,佐证选择改革开放是正确之路。庄园内一小块宣传牌上写着,1990年,褚时健62岁时被评为中国十大企业家之一;1994年,褚时健66岁又被评为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71
一封举报信将褚时健拉入了其人生的低谷。1995年,中纪委收到一封举报信,反映河南洛阳个体烟贩勾结烟草公司,通过向褚时健家人行贿取得卷烟指标。
改革开放进行20年后,流行起一个国企负责人退休前大捞一票的“59岁现象”陷阱,褚时健在67岁退休前陷入陷阱,成为时代“注脚”。
1998年,云南省检察院以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等罪名将褚时健向云南省高级法院提起公诉。1999年,云南省高级法院以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当时褚时健71岁。
对褚时健的判罚,一度引来社会各界热议,也推动了当时如国企负责人薪酬等一些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74
2002年,74岁的褚时健因患严重的糖尿病得以保外就医。他开始在玉溪新平县种植冰糖橙,褚橙庄园中一部纪录片显示,当时满头银发的褚时健在这座山头二次创业。
“那时褚时健身无分文,”褚橙庄园办公室主任林安说,“是新加坡华人华侨资助了他。”褚橙庄园职工食堂厨师说,褚时健爱吃麻辣鸡、麻辣鱼,嗜辣之人热情果敢,做事往往带着一股痛快劲儿。褚时健对改革开放“把脉”精准:特色农业、互联网是未来趋势,他与妻子下决心承包荒山开始种冰糖橙。
褚时健曾说,种橙子是经过调查的,玉溪新平这个地方,从温差、土壤、日照、水源等自然条件来讲,适宜种冰糖橙。
改革开放初期,褚时健重视科学技术对烟草的种植生产,让他走上巅峰,成为改革开放人物。二次创业,他故技重施,同样依靠科学技术种植橙子。
种上橙树后,褚时健不停地改进种植方法,为了保证个个橙子甜,他严格规范到多少平方米栽一棵树,一亩山地种多少树合适,每棵树上挂多少果,干旱时期如何浇水等。而这些需要褚时健和技术人员挨家挨户跟果农沟通,手把手教技术,还要跟他们解释为什么不是越多越好。
收获后,有专业的评测机器来给橙子评级,来定果农的收入。而新平的农民原本多是贫困户,后来跟着褚时健种果子的都脱贫了,一年收入能达到十万左右。
84
褚时健84岁时,“褚橙”大规模进入北京市场,开始在中国各地销售。事实证明,“褚橙”的成功得益于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创造的新型产业链。
如今,褚时健与“褚橙”的故事已家喻户晓,成为中国“互联网+高原特色农业”的代表案例。这也是褚时健在改革开放中创造的第二个奇迹,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则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褚时健–人物简介
1928年,褚时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1955年27岁时担任玉溪地区行署人事科长。
1979年10月任玉溪卷烟厂厂长。
1990年褚时健被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终身荣誉奖“金球奖”。
1994年,褚时健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1995年2月,一封匿名检举信指控玉溪卷烟厂厂长褚时健贪污受贿。
1999年1月9日,褚时健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褚时健被判后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
1995年2月,一封发自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匿名检举信寄到了中央纪检委信访室,该信反映河南洛阳的个体烟贩林政志勾结三门峡烟草分公司,通过向褚时健家人行贿而取得卷烟指标,并因此获利800余万元。这封检举信引起了高度重视。
1996年12月28,褚时健出了事,他被有关部门从边陲小城云南河口带走。由于褚时健和红塔集团的名气,案件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轰动。之后,纪检人员对此案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调查。
1997年,褚时健带着把破落的地方小厂打造成创造利税近千亿元的亚洲第一烟草企业的荣耀,和被判无期徒刑的身份,黯然离开执掌18年的红塔。
1998年1月,新华社通电全国:云南省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严重经济违法违纪案,经过联合调查取证,已取得重大突破。
1999年1月9日,经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时年59岁的褚时健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随着一份无情的判决,烟草大王褚时健昔日的辉煌经历,永远地变成了过眼云烟。
2002年春节办理保外就医。在褚时健效力红塔的18年中,为国家创造的利税高达991亿,加上红塔山的品牌价值400多亿(其他品牌价值没有评估),他为国家贡献的利税至少有14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