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下午,在经过外界近一周的猜测后,抖音推出了首款视频社交产品“多闪”。随之,一位90后女产品经理悄然走红,她就是93年出生的徐璐冉。在发布会上,徐璐冉称微信之父张小龙是“龙叔”,言外之意是:“龙叔”你老了,你不懂我们年轻人,更不懂我们年轻人的社交。
当日,在发布会现场,“多闪”的下载网址就被微信官方屏蔽了。今日头条CEO陈林称多闪并不是想以微信为竞争对手,没必要一上来就这样,并呼吁微信尽快解封,以便给予用户内测。1月16日,腾讯张军回应"封杀"质疑:随便做个东西就叫挑战霸权?少扯淡!
那么,90后美女开发出来的“多闪”产品究竟如何?它真能撼得动“龙叔”开发的微信吗?
出师不利:抖音新品“多闪”刚闪出就遭微信屏蔽
1月15日下午,在经过外界近一周的猜测后,抖音推出了首款视频社交产品“多闪”,宣布正式进入社交领域。
此次多闪上线了随拍、视频红包、世界等功能。随拍是用户发布视频状态的功能,用户发布改状态后72小时就会消失,随后会成为用户的私人相册。多闪的内容以人来聚合,用户状态下的评论和点赞不会公开,能查看访问记录。此外在多闪进行聊天,用户可以随时通过文字调动各类表情包。
当天,抖音总裁张楠还公布了抖音最新的用户数据——截至2019年1月,抖音国内的日活跃用户数超过2.5亿,月活跃用户数则超5亿。
从活跃用户数来看,抖音已经可以称作是一款“国民级的产品”。张楠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抖音,她也发现,基于短视频,抖音上的用户正在产生新的社交需求,比如分享、互动讨论。多闪的诞生,正是基于此。
不过在中国做社交产品,腾讯是一座必须面对的大山,对多闪来说也是如此。尽管多闪的初始启动用户是要共享抖音的用户链,但实际上,其好友的添加方式中也包括“邀请微信和QQ好友”。
所以,虽然今日头条CEO陈林一直强调,多闪不是要做IM(即时通讯),和微信也不是竞争对手。但不可否认的是,多闪与微信的竞争序幕已经拉开。
于是,在产品说明会开始不到十分钟,多闪官网已经在微信页面内被禁止访问,用以下载内测版多闪App、添加好友的二维码经微信扫描后均显示“已停止访问该网页”。
今日头条:“龙叔”过时了,社交产品已是90后的天下
不过,“多闪”一经闪出,就大量圈粉,因为它有一个很亮的闪光点,那就是它的产品经理是一位名叫徐璐冉的90后美女。虽然,昨日发布会上,她一上台的时候,有点紧张,但是她后来的表现还是俘获了不少网友的心,最后甚至公然DISS起微信之父张小龙来,称张小龙是“龙叔”。言外之意是,“龙叔”你老了,你不懂我们年轻人,更不懂我们年轻人的社交。徐璐冉在介绍产品时称多闪能够解决人们在庞大社交网络下的社交压力,帮助人们缓解亲密关系逐渐疏远的问题。
25岁的多闪产品负责人 徐璐冉
“多闪”真有那么牛吗?来看看它都有哪些产品理念:
首先,视频社交的潮流是大势所趋。这两年,无论是VLOG热的兴起,还是抖音的一夜爆红,都充分说明视频社交的时代真的是来了。就像文字主导微博、图文主导朋友圈一样,视频终究会主导我们的生活,“视频社交”是做社交的最后机会。
第二,对于年轻人来说,的确很多人认为微信不“酷”了。徐璐冉说很多年轻人都不喜欢用微信,但是为了工作和生活,又不得不去用。因为有许多同事和师长都是微信好友,所以无论是说话、还是分享朋友圈,都要顾及自己的“人设”,在微信里的自己并不是真实的自己,会感觉到社交压力的存在。很多年轻人的确会想去拥有一个没有压力、完全属于自己、甚至可以说脏话的社交平台,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
第三,年轻人的确需要简单的产品。微信自从2011年开始诞生,承载了太多的功能,承载了腾讯太多的使命,的确产品越来越重了,用起来也越来越复杂。就拿前段时间微信推出的“时刻”视频来说吧,这个功能入口之深“令人发指”,看起来张小龙推出这个功能是违心的,他推出“时刻”视频的初衷就是让大家不使用它。产品太难用了,太复杂了。事实也证明,想在微信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VLOG的版块,是不可能成功的。
第四,徐璐冉说要通过“多闪”重塑亲密关系。在这里,多闪主要打感情牌,通过这个功能把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圈起来,沉淀更多的年轻用户。
腾讯:90后想挑战“龙叔”,你们还嫩着点
那么,腾讯系是如何看待头条系社交新产品“多闪”的呢?
针对今日头条社交新产品宣战微信而遭微信封杀之事,腾讯公关总监张军说,“我们尊重所有理性讨论问题,别上来就上纲上线,我们都不是卫道士。被人无端骂了半天,我也得说说话,要不然有人还真当腾讯佛性到家,怎么捏都是软柿子,随便做个什么东西过来就叫挑战什么霸权。拿堆红包出来骗用户下载,留存,也好意思叫产品。”
针对“微信近些年创新不足”的说法,张军也回应称,微信这几年在AI语音和图像识别,甚至视频识别上都有长足进步,只不过从来不会主动就技术来单独说。另外,其个人认为,小程序的创新比市场上很多所谓的进步更有价值。“这个是真正影响到未来数年创新,很高兴有那么多公司也愿意一起来做,腾讯不说不等于不做”。“一句话,我们还是太佛性。发现这个世界是留给能说的人的”,他感慨。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凌晨,马化腾也对外表态,“先让家里人能用起来再说吧”。
于是,没有吭声也不爱吭声的微信之父张小龙虽然成了“龙叔”,但并不会因此次头腾大战而暗然失色的。
其实,在所有产品里,社交产品的护城河是最高的,迁移成本也是最高的。当初微信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正赶上智能手机的红利,基础用户都是从QQ迁移来的,是从QQ的强关系来的,抢占了不少手机短信的用户。而当初QQ之所以成功,是因为QQ抢占了PC互联网红利,QQ因为即时通讯一家独大。在社交平台上,传真机效应还是具有统治力的,都是从强关系迁移到强关系。
所以说,一个产品干不干得掉微信,并不是产品本身来决定的,也不是90后产品经理来决定的。这里面有天时地利人和,有宏观的大环境,有终端的更新换代,有用户的更迭,而不只是由产品和运营来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