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移民村里的深情祝福

2020-12-29 08:12来源:央视网编辑:王绍华
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长江源村家家户户飘扬

b719fd1ec2fffdf4.gif

唐古拉山镇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2004年以前,在这片美丽却险峻的高原上生活着的藏族同胞,几乎与外界隔绝,他们很少走出大山,还按照传统的游牧方式生活。

深居高原、交通不便,村民们想把牧养的牛羊卖个好价钱都难。一只羊换2箱方便面;一头母牛换4袋面……在平原地区,这是难以想象的交易,但在很少有车辆到达的高原腹地,却是村民们当时面临的现实。

比这更让人揪心的,是生病。从这里外出,往返一趟加上中间耽搁的时间,要六七天。曾有人得了阑尾穿孔,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不幸去世。

还有一种危机也在时刻威胁着唐古拉山镇的村民们。游牧生产让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日益脆弱,同一片草场能养活的牦牛,短短二三十年就锐减了四分之三。与此同时,旱涝交替、鼠害连年也给村民发展畜牧增添了困难。

重重大山的阻隔、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制约着唐古拉山镇的发展。为改善村民生活、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唐古拉山镇的6个村子128户村民从2004年开始生态搬迁,他们的新家园坐落在400多公里外的格尔木市南郊,被命名为长江源村。

这个生态移民新村里,座座小楼拔地而起,基础设施建设齐备,村容村貌也很整洁。迎接藏族同胞们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

然而,下山容易安置难。尽管当地政府尝试了兴办藏毯加工厂、开发种养殖项目等,但对刚搬迁到城郊的藏族同胞而言,工厂生产难以马上适应,农作物种植经验也不是片刻就能掌握的。他们一没有技能,二没有知识,即便打零工,一天也只能挣四五十块钱,还不是天天有活干。

直到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长江源村藏族同胞面临的难题才得以有效解决。

2016年8月22日,对长江源村的藏族同胞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村里调研指导。

“我来看你们。”总书记一下车就说的这句话,让村民们倍感亲切。

哈达、切玛、青稞酒,长江源村的藏族同胞用最隆重的礼仪,表达对总书记最热烈的欢迎。

村民对搬迁安置的房子满不满意,生态奖补政策有没有落实到位,孩子是不是就近入学,村民能不能看得起病……在村民申格家,总书记问得最多的,是长江源村藏族同胞搬迁后的生计问题。

听到申格连声“满意”的回答,看到申格家的草原证,又听说他们光承包草原拿到的奖补就有14万,再环顾申格家里的布置,总书记欣慰地说:“这就算富裕生活。”

“我们的梦已经实现了,我们现在已经脱贫了。”有村民这样向总书记汇报。

“你们的幸福生活还长着呢。”总书记深情祝福他们,“希望你们健康地生活,健康长寿。”

“扎西德勒!”看到总书记结束调研将要离开村子,长江源村的村民们依依不舍。他们聚在一起,挥舞着洁白的哈达,向总书记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为了让藏族同胞搬得出、稳得住,能顺利融入新村生活,并实现安居乐业、长远发展,当地党委和政府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一一落实到藏族同胞的心坎上:确权发证、兑现草原奖补政策,为长江源村村民送来致富“敲门砖”;硬化村里的道路、改造天然气和供水管网、建成卫生室和敬老院、将学校开在村民家门口,一系列配套设施建设,让村民过上便捷生活;举办技能培训班、提供就业信息和服务,为村民解决就业难题,“扶上马”再“送一程”。

一幅向着富裕、美好生活奋进的壮丽图卷,在格尔木的南郊徐徐铺开。

2017年,长江源村正式脱贫摘帽;2019年,长江源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7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都达到100%;2020年,全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孩子们的毕业率、升学率达到“双百”。

如今,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长江源村家家户户飘扬。在总书记的深情关怀下,村民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美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